劉虞一看到公孫瓚馬上問道:“你手下的屯田兵能不能戰?”

公孫瓚回道:“經過我這幾年的訓練,他們已經不比幽州的老兵差多少了!”

劉虞高興道:“這就好,你把他們召集起來進攻馬邑!”

公孫瓚吃驚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明公你要進攻藤甲軍,雖然我不怕戰鬥,但藤甲軍有30萬大軍,我們幽州8萬大軍對戰藤甲軍只怕是以卵擊石!”

鮮于輔道:“雷公帶領3萬大軍進攻河內郡,威逼洛陽。朝廷下達命令,讓我們幽州軍進攻馬邑,牽制住藤甲軍的軍隊,讓雷公難以全力進攻河內郡!”

公孫瓚聽到這話,也知道這仗不打也得打了,要不然洛陽城就要被雷公攻克了!

他想了想說道:“桑乾河一線是藤甲軍防禦的重點,塢堡更是當初防禦住10萬鮮卑人大軍的星型塢堡,我們即便是硬拼也很難攻克的了這種塢堡,更不要說桑乾河當中還有雷公的水師,真要打起來的話,其實應該是我們防禦!”

在北方水師基本上沒有多大作用,地方上的太守刺史基本上都不會建造水師,像幽州軍就沒有水師,當然他們也沒有這樣的財力建立一支水師。

但偏偏他們的對手藤甲軍卻有一支不差的水師,有好幾千人士卒,雙方真打起來,藤甲軍的水師可以橫貫整個幽州,四處出擊,反而是他們要想辦法用鐵索橫江的方法防備藤甲軍的進攻!

鮮于輔想了想道:“我們能不能出動騎兵從草原進攻馬邑?

不需要真正攻克馬邑,只需要牽制住馬邑的兵馬,不讓雷公繼續向河內郡增兵就可以了!”

公孫瓚想了想道:“可以,現在草原大半都是藤甲軍的地盤,我們只要學習胡人突入藤甲軍的地盤,燒殺搶掠的話,以草原的廣袤,幾千鐵騎就可以牽制藤甲軍好幾萬士兵!”

劉虞馬上制止道:“我們是朝廷的軍隊,不能做出燒殺搶掠這樣的事情,這是在給朝廷抹黑!”

公孫瓚臉色馬上變得難看起來,這是在打仗,會死人的,你限制這麼多,還打什麼仗。

他幾千人馬跑到雷公的地盤上去戰鬥,本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要是還限制他的軍事行動,那他基本上就有去無回了。

而且雷公的部下都是叛逆,你不關心朝廷兵馬的時候,去關心那些叛逆,你在哪一邊的!

於是公孫瓚臉色難看道:“明公不想殺人也有辦法的,盡起朝廷大軍,在藤甲軍地盤之外威脅雷公,雷公必定會調動大軍來防備我們,這樣也可以給朝廷解決幾萬大軍的麻煩!”

鮮于輔看出公孫瓚生氣了,於是說道:“伯圭兄,明公只是不忍心百姓遭難而已,就按照伯圭兄的方法去做,有什麼要求伯圭兄也可以儘量提,只是還請伯圭兄經歷調動藤甲軍的大軍!”

公孫瓚臉色這才好看一些道:“我手中有一種3000人的白馬義從,不過現在要去草原遊鬥,速度和後勤就是關鍵,白馬義從的每個士兵需要有3匹馬,一匹馬戰鬥,一匹馬做出騎乘,一匹馬馱糧食,才可以讓藤甲軍難以圍著我們,所以我還需要6000匹戰馬作為備用!”

劉虞想了想道:“這6000匹戰馬本官會幫你解決的,希望伯圭此戰可以立下蓋世戰功!”

劉虞也知道剛剛他的提議有點難為人,公孫瓚的大軍本來就弱小,在留手的話,這仗就打不下去了,所以他不再提剛剛的話了。

這個時候他也只能犧牲百姓來保全朝廷了。

就在整個北方都亂了的時候,袁紹的大軍也遇到了於毒,白繞,臧霸等黃巾軍聯軍!

他們雖然戰力不強,但大軍的數量超過了50萬,而且一無所有的他們悍不畏死,又有十倍的優勢,袁紹他們的大軍和於毒他們看血戰了十多天,被打的節節敗退,退進了東郡濮陽縣!

而此時兗州各地的門閥士族也帶著自己士兵支援袁紹,甚至連已經被董卓擊敗,逃出生天的曹操也帶著5000士兵過來支援袁紹。這一戰儼然成為了黃巾軍和兗州門閥士族的終決戰,因為兗州的門閥士族知道。要是不能在東郡抵擋住黃巾賊,讓他們衝進了兗州,就該輪到他們家破人亡了。

所以此時兗州的門閥士族,一改以往一毛不拔的特性,對袁紹這支軍隊出錢糧不說,還把自己的私兵加入進去。

六月中,兗州,東郡!

可以說整個中原的黃巾軍都彙集在這裡,青州黃巾軍首領於毒,白繞和徐州黃巾軍首領司馬俱、徐和,還要泰山賊臧霸他們都聯合在一起,這些首領隨即開始商議聯軍如何對付袁紹他們。

於毒勢力最大,所以他成為聯軍大帥,他第一個說道:“現在藤甲軍的雷公南下,牽制了董卓6萬大軍,我們現在只要戰勝了眼前的袁紹,中原就沒有漢軍了,整個中原都是我們的囊中之物!

白繞為難道:“但袁紹他們不好打,尤其是他手中有1萬鐵甲軍,當初我的大軍就是被這支鐵甲軍沖垮的!真不明白雷公大帥到底是站在那一邊的,居然把這樣好的鎧甲賣給我們的敵人!”

要是徐偉在這裡,他一定也會苦笑不已,他賣給袁紹1萬套鐵甲,一是想要收集糧食,還有就是想要袁紹和董卓火拼的更加激烈,誰知道袁紹會投降董卓,他們居然聯合在一起進攻黃巾軍!

司馬俱道:“雷公大帥的事情我們不好說,他幫助我們的已經足夠多了,剩下的就要靠我們自己努力,我們有50萬以上的大軍,難道還怕袁紹這幾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