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招降(第1/2頁)
章節報錯
西涼,安定郡,臨涇城!
韓遂帶著潰敗回到臨涇城不久,他就在想是不是要逃到關中投靠袁紹!
這仗敗的太慘了,馬騰直接被炸的粉身碎骨不說,他手下的將領,活著逃回來的只有梁興、侯選、程銀三人,六萬大軍只回來了十分之一了,他從來沒有打過如此慘的仗!
而就在這個時候,韓遂親衛傳來訊息說大乾的使者求見!
韓遂也想要了解雷公的想法,於是讓親衛帶人過來進來!
大乾的使者一進來便說道:“文約兄,好久不見!”
韓遂驚喜道:“當年我們進攻關中失敗,文和兄你就不知去向,為兄還以為你死在戰亂當中了,當時還悲傷了好長時間,卻沒有想到文和投靠了雷公!”
當年賈詡投靠董卓,就經常成為董卓的使者出使西涼,自然也就和韓遂這個老叛逆成為了朋友!
說起關中之戰賈詡也嘆口氣道:“大漢已經沒有我們這些人的容身之地了,於是我逃到了河北之地,正好遇到了名士襄楷,在他的舉薦下,這才投靠了雷公!”
韓遂感嘆道:“這些年襄楷的名望是越來越高了,真是風水輪流轉,誰能想到當年被大漢通緝的襄楷,現在已經名滿天下了,在河北更是門生故吏眾多,這就是跟對了人的好處!”
韓遂不止感嘆襄楷的待遇,更加感嘆他們西涼人是運氣差,當年因為董卓的關係,他們西涼人也打算在長安組建一個西涼黨,在董卓的照應下,他和馬騰不但除去了叛逆的名聲,還一個成為了將軍,一個成為了西涼刺史,西涼的豪強更是帶著自己的子弟打算入主長安城,暢想他們西涼人掌管朝廷的局面。
但這一切都毀在王允,呂布他們手中了,他們暗殺了董卓,讓所有西涼人的夢想成空,他們最後的反擊更是被大漢擊退,西涼人再次成為了大漢的叛逆,他韓遂也再次成為了叛逆的頭目,這還真是命呀!他韓遂就註定成為大漢的叛逆!
賈詡聽到韓遂的話也一陣感嘆!董卓當政的時期的確是他們西涼人最強盛的時期!要不是董卓,他賈詡才能再強也只能成為一個小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董卓就是他的故主!
兩個感嘆完之後,韓遂問道:“文和兄來看我這個敗兵之將,不會只來敘舊的吧?”
賈詡聽到這話嚴肅說道:“賈某代表我們執政來招降文約兄的,只要文約兄原因投降,我家執政保證文和兄的安全,家產也可以保留,不過土地要全部充公!”
韓遂聽完這個條件無奈道:“看樣子雷公真以為自己是西涼之主了,居然如此羞辱老夫!”
賈詡道:“這不是針對文約兄,而是我們大乾執行的是耕者有其田,不耕者無其田的制度,要是文約兄真想要種田的話,可以保留100畝的田地,這個政策即便是我們執政都要執行,現在我們大乾的官員身上沒有一畝的土地!”
韓遂吃驚道:“雷公沒有土地也就算了,畢竟以後天下都是他的,但老夫不相信王磊,牛貴,張白騎這些也沒有土地在身,沒有土地在身,他們的家族如何延續,你總不會告訴我你們大乾的官員都是三代時期的聖人,無慾無求!”
賈詡搖頭道:“聖人倒是說不是,這些年大乾也出了不少貪官汙吏,但卻沒有幾個人敢在土地和糧食上動手腳,想必文約兄也知道從中平五年開始,先帝把整個大漢幾百萬流氓都趕到幷州。
當初幷州根本養不活這麼多的,但執政強勢收繳了整個幷州的糧食,並且制定了糧票制定,規定了每個人每月只有一石糧食,執政親自帶頭每個月之食用八斗糧食,那段時間,執政整個人都消瘦了,當年國相請執政吃一頓飯,結果執政把所以的酒菜都吃光了,跟著不在意自己落魄的景象被國相看到。
但就是這樣上行下效,在執政的帶領下,整個大乾上下的官員都不敢在糧食問題上出問題,靠著所有人捱餓度過了糧食危機,整個幷州沒有餓死一個人,而到了現在即便是整個中原都鬧旱災了,但河北的糧食不但足夠人人可以吃飽,還可以支撐我們進攻西涼!”
而後賈詡對韓遂說道:“想必文約兄也是清楚大漢門閥士族的德行,要他們拿出糧食來救災根本是不可能的,而大乾正是因為可以掌握地盤上所有的糧食,才可以度過這幾年的災害!所有土地政策是我大乾爭霸天下的根本,是不可能威力文約兄一個人改變的!”
韓遂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難怪雷公要在河北殘酷殺害門閥士族了!這些門閥士族不死,死的就是災民了!”
當初幷州招攬幾百萬流民的事情韓遂也知道,他都認為雷公是在自尋死路,但後面發生的事情打臉了,雷公不但沒有衰敗,反而越來越強盛,先攻佔幽州,後攻佔冀州,整個河北之地就這樣輕易被雷公佔據,他一直奇怪雷公是如何靠著一個貧瘠的幷州養活幾百萬災民的,但現在進攻賈詡的解說,他終於有幾分瞭解!
賈詡也帶著欽佩的眼光說道:“當初執政就說了百姓才是大乾的根基,殺十幾萬門閥士族的人可以拯救幾百萬災民,那麼這個做法就是正義的!就應當去做。
現在執政沒有殺了十幾萬門閥士族,但卻真救活了幾百萬災民,可見大漢的一切矛盾都在門閥士族身上,要是剝奪了他們的權利,把他們手中的田地還給百姓,大漢也不會步入今天這個境地了!”
韓遂苦笑道:“文和你還真敢想,真要這樣做,造反的就不是雷公了,而是袁紹他們了!”
韓遂不打算在土地上繼續和賈詡糾纏了,而是嚴肅道:“雷公給的招撫條件如此差,老夫又何必投靠雷公,雖然我手中士兵不多,但還是有七八千騎兵,我到關中投靠袁紹,袁紹必定待老夫如座上賓,老夫又何必投靠雷公做一老農!”
賈詡笑道:“文約兄願意在晚年離開家鄉去中原闖蕩,小弟真佩服兄長的豪情壯志了!當年在大將軍府兄長就和袁紹有交情,這次投靠袁紹,想來兄長可以大展宏圖!”
賈詡的話讓韓遂臉色一紅,兩人都是西涼人,可以說是非常熟,連醜事都一清二楚,當年韓遂本是西涼名士,年輕的時候也來到洛陽城想要出人頭地,大將軍何進久聞其名,特與他相見,韓約當年也是意氣風發,剛剛見面就勸說何進誅滅宦官,但何進沒有聽從,而袁紹這些關東人士都排擠韓遂這個西涼人,連累的連何進都不待見韓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