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的老巢幷州,因為受到旱災影響,許多山區高地的田地全部絕收,河流小溪的斷絕讓水渠都變得無用,以至於幷州今年的夏收只收到大概8,000石小麥,不足去年的一半,以幷州900萬人口來計算,這些糧食連半年都不夠吃。

冀州遭受到旱災最嚴重,但因為張白騎這半年來不斷修建水利設施,靠近水源的土地糧食收穫勉強保住,再加上冀州土地平闊,河流眾多,冀州的冬小麥雖然種的不多,但卻也收穫了6,000萬石。這些糧食勉強足夠冀州500多萬人吃上半年。

幽州算是意外之喜,這次的旱災沒有太過於波及到幽州,甚至遼東等地甚至根本不知道有旱災這一回事。

也算是徐偉運氣好,今年花大力氣屯墾的地區都是在漁陽出,右北平郡這些靠近沿海的地區,還有遼東這些蠻荒之地,這次的旱災都沒有波及到這些地方,幽州的糧食產地居然意外的避過了這一次大旱百年一遇的旱災。

經過近一年多的開墾遼東和幽州地區的冬小麥收穫居然有6000萬石!幷州和冀州居然要幽州輸入糧食。

從賈詡手中得到今年夏收的資料的時候,徐偉終於鬆了一口氣。

今年的旱災雖然嚴重,但光夏收就收了近2億石的糧食,這些糧食要是按照最低額度來匹配的話,足夠大乾的百姓吃上一年,而秋收的糧食一般佔據大全糧食的60%,再要加上每年上千萬石的牛羊肉,上千萬石的魚肉。

也就是說今年即便遭受了嚴重的旱災,整個大乾的糧食收穫也應該超過了4億多石和2000萬石的肉類。

現在大乾百姓2400多萬來計算,雖然沒有什麼節餘,但勉強可以讓大家吃飽吃好。

賈詡拿到這個資料就是一臉不可思議,今年的旱災可謂百年難得一見,最起碼他長這麼大是沒有見過這麼嚴重的旱災的。

這要是發生在大漢,不餓死幾百萬百姓根本度過不了,現在大乾居然挺過來了,還可以讓全國的百姓勉強可以吃飽,這簡直是不可思議。

賈詡認為這即便是在大漢最強盛的時期,也要餓死上百萬人,才能度過這次的旱災。

後面他又想到,這一年來跟著徐偉到處亂跑,整個大乾到處都是水利工程,像大乾這樣喜歡修建水利工程的國家在史書上都是沒有看到過的,連當年的暴秦都不如現在的大乾,河北三洲之地幾乎每郡每縣都在縣令郡守的帶領下修水渠,要是這樣努力的情況下,都會出現餓死百姓的情況,那老天爺就真不長眼啊。

賈詡不得不感嘆,果然不愧是新生的政權,抗災能力就是強,如此嚴重的旱災都可以平安渡過!

他再想起大漢這些年發生的事情,感嘆道:“大漢變成現在的局面,可不僅僅是天災引起來的,只怕人禍才是主要的原因!”

同樣是遭受天災,大乾這裡還可以勉強吃飽飯,但在黃河對面的大漢已經逃了200多萬災民過來,賈詡即便沒有去中原也知道,現在的中原必定已經是流民四起,餓殍遍地,一副末日景象!

賈詡想了想道:“執政,我們是不是應該封鎖黃河,阻止難民繼續北上,畢竟我們的糧食產量也不是很多,這些難民要是繼續北上,只怕我們也會承受不住!”

徐偉擺手道:“繼續接收災民!爭霸天下靠的就是人,要是天下的百姓都逃到了河北之地,袁紹他們佔據的地盤再大,也會越來越虛弱,當雙方的力量差距到了頂點的時候,我們一戰就可以平定走個大漢!至於糧食問題不用擔心,我們馬上又會有大量的糧食進入糧倉,秋收之後,我們缺糧的局面就會得到改善!”

因為今年因為旱災,中原大量的百姓逃到河北,徐偉把投靠大乾的災民全部都運輸到遼東抵地帶進行屯墾,在整個遼東地區移民了200多萬人。

這些災民解決了遼東地區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加上物資充沛,遼東光今年就開墾出3000萬畝土地,這些土地都是遼東的黑土地,今年幽州要是不發生意外的話,整個遼東地區就可以多出三五千萬石的糧食,養個兩百萬災民根本不成問題,而且隨著黑土地的開發,遼東糧倉的產量將會越來越高,到了明年只怕遼東地區的糧食產量就可以超過上億石,足夠養活500萬人!

甚至他還覺得這些災民太少了,要是整個中原的百姓都逃到了河北,今年他的壓力雖然會大一些,但中原將會空無一人,到時候再也沒有力量可以阻止他南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