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混亂的徐州(第2/2頁)
章節報錯
翌日,曹操帶著郭嘉典韋和百人騎兵隊,打著看望陶謙的名義,一路奔向徐州郯城!
徐州,郯城,州牧府!
病重的陶謙躺在床上不斷回憶自己的往事,可能是真要死了,他往日的記憶變得異常清晰!
幼年喪父的悲苦,青年的放浪形骸,被岳父看中的興奮,後面仕途不暢的苦悶,被皇甫嵩看中的成為揚武都尉的意氣風發,征戰西涼的兇險,在徐州屯田的平淡,成為徐州牧的光榮,他這一生如此之快的走到了終點。
陶謙也沒有不甘心,他父親不過是餘姚縣長。而且還在他幼年時去世,他們陶家不過是一個落魄的寒門家族。而他陶謙現在官拜徐州牧、安東將軍,他已經是陶家幾百年來最出色的子弟了,未來陶家他也必定稱宗做祖的人,他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現在陶謙唯一放心不下的只有他陶商,陶應這兩個兒子了,他兩個兒子根本沒有多大的才能,要是大漢還處於盛世,他們依靠自己的名望,說不定還可以成為2000石的太守,但在這樣的亂世當中,能保住他們的性命,為陶家延續香火已經是陶謙最大的期望了!
就在陶謙回憶過往的時候,他的兒子陶商來到陶謙身邊小聲說道:“父親,治中從事王朗與別駕趙昱求見!”
陶謙道:“讓他們進來!”
治中從事王朗與別駕趙昱看到陶謙行禮之後問道:“主公身體可成安好?”
陶謙笑道:“還是老樣子了,以後徐州的事情就要靠你們的!”
趙昱小聲說道:“袁紹的長史許攸來到徐州想要拜見主公,琅邪國相傳來訊息,說青州牧曹操帶領100名侍衛奔向徐州,想要看望主公的病情!”
陶謙苦笑道:“我這個老朽一生沒有做出太大的功績,也沒有太大的名望!哪裡值得他們來探望,一個個還不是都奔著徐州來的!”
陶謙沒有打算讓自己的兒子接任徐州牧,到也有幾分局外人的淡然,可以輕易看出他們的目的了!也滿不在乎的說出他們的目的。
而後他看著王朗和趙昱問道:“你們覺得這徐州應該交給誰?曹操?袁紹?還是劉備?”
王朗和趙昱相互對視一眼而後王朗說道:“明公,我們自然是想要朝廷接手徐州,只可惜大家的想法就是維持徐州現在的局面不變,他們都不想朝廷的人來接管徐州!”
現在徐州分成三派,分別是本土派,投靠袁紹的一派,還有投靠朝廷的一派,至於曹操基本上是沒有人看上他的,他的實力太弱小了,他本人在青州橫徵暴斂,就沒有比徐州的門閥士族看的更加清楚的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不會有人看重曹操了,真要投靠曹操,他們的家產恐怕都要變成曹操的軍費了!
而王朗和趙昱就是保皇派。原本歷史上王朗和趙昱就向陶謙建議,向當時還是傀儡的獻帝進貢,以表示對漢室的支援,而獻帝接到陶謙的奏章後讚賞並升陶謙為徐州牧、安東將軍,趙昱被任命為廣陵太守,王朗被任命為會稽太守。
但在徐州保皇派的實力不大,本土派的實力最強,他們想要在徐州本土的豪強當中選出一個徐州牧從而維持徐州現在的局面,任何人都不投靠!
說句實在話,整個大漢的門閥士族就是徐州的門閥士族生活的最好,他們遠離河北,危機感不強,徐州的門閥基本上維持了原本大漢門閥士族的待遇,卻沒有提升多少責任。其他的諸侯都在想辦法窮兵黷武,曹操一個青州都弄成15萬大軍了,雖然戰鬥力還不強,但這個數量就足夠嚇人,比青州還要富裕,人口還要多的徐州到現在也不過只有5萬大軍!
而如此龐大的軍隊,自然花費巨大了,光曹操從門閥士族手中弄出3000萬畝土地就讓徐州本土的門閥士族看不上曹操!
而劉備代表的朝廷就更加讓他們看不上眼了,一來劉備出身低微,不被徐州的門閥士族看上,二就是劉備在揚州,荊州實行攤丁入畝,限制豪強的政策,鹽鐵官營,這些完全是前漢的暴政,這樣的政策自然不會被徐州的門閥士族喜歡了。除了真正的保皇黨,在徐州真沒有幾個人想要投靠劉備!
相對而言他們更加喜歡袁紹,出身名門,名震天下,司隸三州更是實行門閥士族共天下的政策,很有幾分大波波貴族共治天下的感覺,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就差以法律規定他們這些門閥士族的特權了,這簡直可以說是他們的理想國。
但他們唯一不滿的地方就是袁紹的勢力向軍事一方傾斜的太嚴重了,三州之地,居然養30萬大軍,如此龐大的軍隊,自然不可能依靠泥腿子來養了,他們最多隻能出人,出錢的是誰?
當然就是他們這些門閥士族了,徐州的門閥士族不想自己也在徐州養10萬大軍,而且還是那種裝備精良,武備齊全的大軍,武裝這樣一支軍隊最起碼要在他們的身上搜刮幾十億出來!
所以徐州的門閥士族雖然親近袁紹,卻不想投靠袁紹,他們覺得維持現在的關係就不錯,他們在徐州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好日子,不需要理會外面的紛爭!
陶謙聽完之後苦笑道:“那裡會有這麼好的事情,現在是亂世爭霸,天下間的勢力不進則退,你看曹操可以算是天下最弱的諸侯了,但他現在還在捨命相爭,想要擴張自己的勢力,我們徐州怎麼可能置身事外!我們要是誰都不選擇,最大的可能就是徐州被曹操,劉備和袁紹三家瓜分,他們現在都在想辦法提升實力應對河北的雷公,是不可能讓我們徐州置身事外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