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冀州的乾旱(第2/2頁)
章節報錯
徐偉道:“今天張貼過關的名單,明天開始第二場考試!”
考舉完的當天下午,薊縣就張貼了考中的榜單!
3萬考生都圍著榜單看,考中的人自然喜出望外了,沒有考中的也不斷尋找自己的名字!
而田疇四人高興的發現他們全部考中了,而且隨著他們不斷看到自己熟悉的同伴,這個時候田疇他們好像有點意識到,這次考試的難度非常低,他們這批人基本上全部考中!
鮮于平哭笑不得道:“原來只要真寫出500字文章的人就可以中,這科舉也太簡單了!”
盧敦想了想恍然大悟道:“這又不是選茂才,郎官,你沒有看到上面說了,考中的就可以成為鬥吏,即便我們過來第二輪,也只能成為百石的里正,這樣的官員需要懂什麼策論!只要懂得收稅,向百姓說朝廷的告示就行了!”
田疇道:“我們想太多了,其實隨便寫500字證明我們認字就可以透過!想來第二輪也不會有多大難度,執政要找的不是無雙國士,而是大量做事情的小吏,畢竟大乾從一郡之地擴張到三州之地也不過是幾年的事情,缺乏大量的官吏,而大乾權利下村,想要的官吏比大漢多好幾倍,想來現在大乾需要大量的官吏來做事情,所以執政才用科舉的方法招募人才!”
田疇的說法得到了鮮于平等人的認可,畢竟這次要選出3000人,光幽州就有上千人,如此的量大,他們也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國士無雙了。
但他們內心卻非常苦澀,他們一個個把自己看成無雙國士,卻沒有想到自己在執政眼中只是小吏!
翌日,考場還是那個考場,過程和昨天一樣,但考生卻少了10倍。
考試的試卷很快發下了,田疇發現這次的數學考試卻寫滿了試卷,整整有一百道題目。
前面的四則運算田疇還沒有應對,即便遇到不懂的符號,他也可以翻數學書籍找到符號代表的意義,而後按照他從九章算術當中學的方法寫出答桉。但等到中級數學當中幾何,代數的題目許多田疇就不懂了,他要一邊翻書找公式,一邊計算做題。這次他就沒有上次的輕鬆了,考了一個時辰,他還有十幾道題目都沒有作為!
考試完成之後,田疇四人再次彙集!
“我有十幾道題目沒有做出來?”田疇第一個說道。
鮮于平沮喪道:“我比你還要多,明明很多我懂的,但就是算不出來!”
盧敦苦笑道:“我大概也就比及格高一點!”
公孫續無奈道:“我甚至不能及格,有一半沒有做,看樣子只能從鬥吏做起了!早知道數學如此重要,我就認真學習九章算術了!”
不過有了上次的經驗,幾人又找了其他人問問他們考試的情況,結果發現其他人都考的不怎麼樣!這讓他們倒是輕鬆一些,大家都不好,那他們說不定還有機會考中!
但等第二天看榜單的時候,卻讓他們吃驚無比,在他們看來無比難的試卷,居然有上百人做到了滿分,他們觀察一下,發現這些滿分的基本上都是薊縣學堂的學生。而且其中高分的也不少,倒是他們門閥士族的子弟,第一輪雖然全部過來,但第二輪考試卻有一大半被刷下來了,唯一幸運的是他們考過了第一輪,可以在大乾做鬥吏,而且大乾官吏不分,鬥吏也可以升上去,這也算是不幸當中的萬幸!
他們當中田疇分數最高,但也不過是76分,排名更是到了233名,而其他人更差,但他們幸運的發現幾人都在這1000名之上,也就是說他們考中了!
幾人考中之後,找到一個酒館慶祝,酒過三巡之後,田疇醉醺醺說道:“看樣子大乾要是以數學代替儒學統治天下了,以後我們想要更進一步,就需要學好數學了!大家即便成為了里正也不要放棄學習數學,我們的前程絕對不止里正這樣的小吏!”
盧敦說道:“沒錯,君子當自強不息,我們以後也要加強學習!”
轟轟烈烈的科舉就這樣結束,不過對於徐偉來說,這不過是一場較大的公務員考試而已,算不得什麼大事情。考中第一輪的人紛紛充實到幽州的郡縣當中,成為辦事人員,幽州的工業化不斷加強,城市當中需要的公務員也比大漢要多的多了,他們的到來加快了大乾城市化的發展。
而考過第二輪計程車子則紛紛分配到幽州的鄉村,他們跟著老村長學習如何和農民打交道,處理的鄉村日常的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學習一個月之後則要分配到遼東去,畢竟這次科舉主要是往遼東輸送人才!
而田疇他們對於去遼東也沒有怨言,他們熟悉官場,很清楚往上爬的機會多難得,尤其是像他們處於新朝,更加必須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機會向上爬,因為這個時候領先一步,以後就步步領先。
去遼東成為屯長,用三年時間換一個縣令,在他們看來是值得的,再用三年時間換一個郡守,這已經突破了大漢對他們的限制了,在大漢像他們這樣豪強基本上不可能沾染2000石的太守,也就是在大乾這樣新王朝才有這樣的機會!田疇他們全部報名參加了對遼東都護府的援助。
在薊縣主持完考舉之後,徐偉來到了冀州!
現在已經是六月中旬了,中原的旱災越來越明顯了,開始波及到冀州了,整個冀州河流的水位不斷下降,很多小溪小河都斷流了,冀州村落到處爭奪用水的情況,面對這樣的情況張白騎也減緩了移民的輸入,並且向徐偉通報了這個情況!
等徐偉來到冀州的時候,冀州到處都是乾旱的景象,尤其是遠離河流的田地,乾的快開裂了。
徐偉看到這景象問張白騎道:“你不說是要在冀州修建水利設施,冀州怎麼還是這個樣子!”
張白騎無奈道:“我也沒有想到今年冀州會遭受乾旱, 前面兩個月百姓大部分都在努力恢復荒地,真正修水利的時間也就這兩個月時間,但這點時間修的水利設施能保住的糧食並不多,只能救下靠近水源的小麥,今年冀州的糧草產量要是能和去年持平已經是萬幸了!”
要知道幾個月前,張白騎可是對徐偉說了要想辦法讓冀州的糧食翻一番,但現在一場旱災讓張白騎這半年的努力全部作廢了!
徐偉看到這乾旱的景象無奈說道:“我批你三億錢抗旱資金,用來建設水井,水渠,水車和風車!有水的地方建設水車,水渠,沒有沒有水的地方就打井,修建風車!”
現在這種情況只能想辦法擴大水利設施的範圍了,還可以以工代賑救濟冀州的百姓。
不過這樣的方法也是有侷限性的,一些小河小溪都幹了,再修建水渠和水車就沒有用處了。這個時候就需要打井了,這個時代地下水基本上沒有被開發,水位非常高,基本上往下打幾米就會有水!但這樣用大漢提水的方法就要把人給累死不說,還沒有多大效率!修建一個風車利用虹吸的原理來提水,這樣一個風車可以灌既幾千畝的土地,這樣的澆灌方法在幷州已經非常普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