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歷史名人的投靠(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是在考教自己!公孫度大喜,這個問題要是回答好了,他以後就要飛黃騰達了!
他思考半天之後道:“渠帥,聽聞我們藤甲軍在冀州打土豪,分田地,整個冀州的豪強都快被殺光了,不知道可有此事?”
徐偉淡然道:“當然是假的,本人不弒殺,我殺的都是沾染了無辜人鮮血的門閥士族,他們本就該死,除此之外的門閥士族的人本執政根本沒有動他們!”
當然徐偉還有一點沒有說,屠殺門閥士族的是黃巾軍的王當,楊鳳他們,雖然他也覺得這很殘酷,但當初冀州的門閥士族對待黃巾軍的家屬可是斬草除根,所以但楊鳳,王當他們用同樣的手段報復冀州的門閥士族,徐偉也沒有阻止,畢竟未經人事莫勸人善!可能是在大漢呆久了,見多了死亡了,現在徐偉覺得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的報復也沒有什麼不對!
公孫度繼續說道:“執政可以把冀州門閥士族的家屬全部遷徒到遼東四郡來,這樣他們離開了冀州就難以影響到冀州的局面,而他們有好幾萬人,遼東也可以得到大量的人口!加上渠帥軍屯的辦法,每年向遼東四郡移民10萬人,要不了10年時間就可以改善遼東胡多漢少的局面,而且這些門閥士族的家屬也是飽讀詩書的人,他們來到這裡正好可以幫助執政化胡為漢,這可謂是一舉兩得!”
這倒是算不上創新,徐偉一直在流放自己地盤上的門閥士族,幷州的門閥士族流放到草原上,幽州的門閥士族流放到海島挖鳥糞石,冀州的門閥士族流放到遼東到也算是一個好地方!
徐偉繼續問道:“糧食問題怎麼解決?雖然我們可以支援遼東一點,但我們藤甲軍在中原還有許多事情要做,而且藤甲軍本身也缺糧食,這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改變的!”
公孫度自通道:“要是這10萬人集中在遼東一郡,遼東自然養不起這麼多人,但要是分散在遼東四郡三十九縣,每個縣最多養幾千人,建立幾個軍屯點,這卻不是難事!渠帥甚至都不需要送糧食過來,把藤甲軍優質的鋼鐵工具,食鹽和羊毛布送過來也是一樣的,有了這些貨物,我們就可以和四周的胡人交易糧食,遼東大地雖然蠻荒,但卻不缺少可以吃的東西!而且遼東四郡的漁場也不少,執政只要支援我們一個造船廠,解決這10萬移民的糧食問題並不困難!”
徐偉滿意的點點頭,這個公孫度還真有兩把刷子,居然還想到了向胡人交易糧食,徐偉還真沒有想到過這點,畢竟他遇到的胡人就可以不缺少糧食,從缺少糧食的人手中購買糧食,怎麼看都不可能!
但實際上這樣的事情卻非常有可能!畢竟從徐偉看到的原始人部落來看,他們真是什麼都缺,糧食除了冬季,其他的季節還是很容易獲得的,有了工具還可以提升他們的生產效率!
公孫度接受新生事物很強,在遼東就知到廣陽郡漁場的事情!並且會複製在遼東地區!
最後徐偉問了一個自己到現在也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道:“軍屯我可以讓三萬,乃至三十萬人來遼東屯墾,但我不可能讓三百萬人來到遼東屯墾,而要開發整個遼東,估計最起碼也要五百萬以上的人口才能達到我要的效果,但偏偏大家都不想來遼東這個寒苦之地,你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這個問題還真有點把公孫度難住了,他半天都沒有回答,徐偉拍拍他的肩膀說道:“這個問題可以慢慢想,我還要在遼東待上一段時間!”
而後徐偉對著四周的親衛說道:“你們能想到辦法,我也不吝嗇獎勵!”
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徐偉不斷在樂浪的鄉村,縣城行走,檢視樂浪郡的情況!
可能是距離中原太遙遠了,樂浪郡和大漢時期幾乎沒有改變,甚至連藤甲軍分田地也被本地的豪族想辦法避免了,這裡的家族本就是抱團生存的,每個家族的人口都非常多,既然藤甲軍要分田地,他們就分家,一個男丁分一家,他們家族的土地甚至還不夠,甚至還可以佔據一些荒地!
而徐偉發現之後也只能預設這種情況,就像劉虎說的,整個遼東四周有上百萬胡人虎視眈眈,漢人太少了,不能殺。還有就是這樣分家了,人心就會散,這樣的假分家遲早會成為真分家!
巡視完樂浪之後,徐偉就開始了回程了!
他像劉虎說道:“遼東四郡要是從陸路上交流,那這四郡距離大漢就有幾千裡的路程,而且這一路也非常荒僻不安全,道路環境也非常差,要是從陸路聯通遼東四郡花費的代價非常大,這樣發揮巨大的代價在一條道路上,不適合現在的遼東世界。但要是從海路來到這四郡,那最多隻要幾天時間,這就極大的拉近了遼東四郡和幽州,冀州的聯絡!”
“這段時間你除了安排軍屯的事宜,還要想法修建碼頭,可以讓幽州冀州從海路聯通遼東四郡,只要海路通了,我們藤甲軍的產品,商人,甚至移民都可以從海路快速來到遼東,有了這些保障遼東四郡也就好開發了!”
這個時代想要從陸路進入遼東不但花時間,而且路難行,不安全!連曹操都害怕遼東的這段路程,不敢攻伐公孫康。相對而言海路卻非常快捷便利,就像這次要是樂浪郡修建了碼頭,他就可以乘坐海船回到幽州,大漢內地和遼東的物流也可以快好幾十倍。
不想現在,徐偉還要想辦法去千里之外的遼東平郭縣,而後再乘坐海船回到廣陽郡!
劉虎點頭道:“我會招募民夫在遼東四郡每個沿海的郡縣都建立一個碼頭保持同幽州,冀州的聯絡!”
而在徐偉準備回到廣陽郡之前,公孫度找到了徐偉,對徐偉說了一個歪招道:“屬下聽聞扶餘國內有一條金河,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扶余人經常有黃金來到我們遼東購買貨物!”
徐偉聽的目瞪口呆,這招還真是移民最強招式了,當初的舊金山,澳洲的有一個新金山都是這樣發展的起來的,徐偉記得他看過的一部也是用這樣的方法開發東三省的,好像還真有一個金礦在扶余人的地盤上,應該是在遼河的上游吧?
徐偉也記不清了,畢竟這已經是好多年前看的書了,他也只有一個大概的印象了!
------題外話------
月底了,求點月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