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安置部眾(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然如此重賞消耗就非常巨大了,要不是藤甲軍的戰利品一直豐厚,每次佔據一地馬上打土豪,分田地得到大量的錢財,徐偉都未必可以維持住藤甲軍,可以說藤甲軍的強大和紀律嚴明都是都是大量的錢財支撐住的!
而此次冀州之戰,糧食繳獲不少,足夠整個華國百姓吃一個月時間,但錢財就沒有太多了,冀州的門閥士族本就經歷了好幾次打擊,後面為了抵擋藤甲軍更是把錢財全部花在招募士兵身上了,所以沒有多少油水。
王舸這次都打算提議財政犒賞立下功勞計程車兵,哪裡肯看到華國的財政就這樣被張白騎花光!要是都用來修建冀州的基礎設施,就沒有錢來犒賞士兵了,而沒有犒賞,華國聞戰則喜的傳統只怕會斷絕在他的手中!
但張白騎笑道:“犒賞士兵完全可以在冀州解決!像幫助我們運輸糧食的百萬民夫,每個人都可以得到40畝土地,這可是冀州的上等良田,想來他們會滿意的!”
王舸想到這是冀州的土地,還真沒有幾個人會拒接,畢竟對農民來說冀州的土地就相當於後世北京的房子一般!
張白騎繼續說道:“現在冀州不管是城池當中,還是農村都缺少幹部,傷兵和退伍計程車兵可以在冀州培訓3個月,成為冀州的隊長,鄉長,乃至縣令,只要他們有能力,我都會不吝提拔!”
王舸想了想道:“還真沒有幾個人可以拒接冀州的土地,但成為幹部的畢竟是少數,即便我們佔據整個冀州,但能提拔幾千人已經夠多了,但這次我們可是有十幾萬人退役!”
這也是藤甲軍的慣例了,整個冀州保留下來的常備軍只有幾萬人,餘下的戰士只能退役,等待下次的徵召,畢竟藤甲軍的常備軍成本太高,高到連藤甲軍的財政都很難支撐!
張白騎笑道:“大家忘記了,渤海也是有海岸線的,我打算在渤海郡修建幾個曬鹽場,曬出來的鹽就販賣到中原地區,除了鹽場,我還打算學習幽州弄一個工業中心,專門修建造船廠和魚肉罐頭廠,鋼鐵廠,木桶廠等等,還有冀州要修建軌道,修好軌道之後,還需要車伕,站長,乘務員這些工人,這些零零散散的加起來需要好幾萬工人,這些工人的名額都可以交給退役的將士!”
被張白騎這樣一說,這些功臣的安置就解決了大半了!一時間連王舸都不好說什麼了!畢竟在藤甲軍內部工人的待遇是比較高,尤其是國營工廠待遇更是整個華國最高的,在華國基本上沒有人會拒接成為工人!
張白騎看到王舸被說服轉身對徐偉說道:“執政,現在冀州缺少人口,華國又要安置功臣,不如把安置功臣的錢用在冀州上,我在冀州會把這些功臣安置的妥妥當當的!”
徐偉想了想道:“那就把安置民夫和退役士兵的經費都交給你來處置,不過你一定要安置好這次的功臣,要是他們受到委屈,我就找你算賬!”
張白騎馬上說道:“屬下一定完成好這個任務!”
徐偉想了想道:“我這裡還有一個難題,草原上丁零人和扶余人不斷侵佔我們的草場,而我們這幾年精力都花在大漢身上,放鬆了對他們的戒備,已經有不少草場被他們佔據了。”
“所以現在大漠需要牧民們戍邊,但偏偏這次來到冀州的牧民都不想回去,而是想要待在冀州,甚至他們還想把自己的家人接到冀州了,但現在草原上卻缺少不了他們這些作戰經驗豐富的牧民,大家有什麼辦法,在不傷害他們計程車氣的情況下,讓他們回到草原!”
在場的眾人想來半天,卻沒有一個想出好的辦法,實在是大漠的氣候太惡劣了,這個時代雖然是小冰河時期,但燕山山脈阻擋了北地的寒風,在冀州的溫度最多零下幾度,下的雪最多一尺深,而在大漠冬天基本上都是零下十幾度,甚至二十幾度,滴水成冰說的就是大漠,白災來的時候連房子都可以淹沒,氣候惡劣成這個樣子,對比冀州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也就不怪牧民們想要留在冀州了!
張白騎想了想道:“屬下以為,冀州之地都是熟土,基礎設施也齊全,開發起來簡單,而遼東之地不但荒蕪,而且氣候寒冷,讓人難以居住,與其浪費資金在遼東地區,還不如擊中力量開發冀州,等冀州開發完全,我們再開發遼東也是一樣的!”
“至於丁零人和扶余人也好解決,現在冀州在我們手中,糧食就不會在成為我們的缺陷,我們可以在冬天用雪橇閃電戰俘虜大漠方圓千里內的部落,把牧民分散安置在幽州,或者安排到冀州修築軌道和道路,丁零人和扶余人本就不多,遭受幾次這樣的閃電戰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是消亡,這樣我們就可以不戰而勝了!
徐偉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他還真忘記了這點,丁零人和扶余人會成為藤甲軍的阻礙,就是因為以前藤甲軍糧食短缺,連養活自己的部眾都困難,自然不能接受丁零人和扶余人,但現在冀州已經到手了,糧食問題也會很快解決,現在開始丁零人和扶余人就不是阻礙了,而是一筆寶貴的人力資源!
對於解決丁零人和扶余人的辦法徐偉還是認可的,但他卻不認可張白騎停止開發遼東地區的建議,這個時代的人都把遼東當中寒苦之地,但他卻知道遼東黑土地的潛能,那可是以後天朝最大的糧倉,可以說潛能比冀州都要大!
在遼東駐守的黃龍說道:“執政,遼東地球的確不比大漠差多少,要是放牧的話,屬下不反對,但是要開墾出田地卻非常困難,都我們來說只怕得不償失!”
但徐偉還是堅定說道:“遼東的開發不能停止,今年還要繼續移民5萬去遼東郡建立移民據點,我們要一步步的向北方進發!這個過程不能停止,以後遼東會成為我們藤甲軍最大的糧倉,今天的投入,以後必定會有成百倍的收穫,而且我們這是在為後世子孫開墾成一塊新的家園,這是惠及千朝萬代的事情,不能因為這小小的困難就停下來!”
眾人看徐偉的這樣堅定拒接了,也就沒有說什麼了,畢竟從他們以前的經驗來看,執政才是他們當中目光最長遠的人!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