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楷忽然來,又忽然走,讓這裡的人都一陣驚愕?

趙岐聽到這話一喜,但卻沒有說話。

其他人忍不住問道:“趙師,襄大師這是什麼意思?”

趙岐笑道:“你們不也聽到了,但這種事情不好傳出去,要是出現意外就不好了,最多三天你們就會知道的,我唯一能說的這對大家是一件好事情!”

說完趙岐也笑呵呵的離開了這裡,這讓眾人一陣心癢癢,但趙岐在他們當中威望甚高,他們也不好去追問!

好在第二天他們家就知道了答案了。

意外大乾的官員找到趙岐這些大漢時期的大儒,而後對他們說,大乾要編撰大漢的史書,按照傳統,編撰史書是對前朝蓋棺論定,而這樣的事情一般也是找前朝的大儒來主持!

他們這些人都成為了大乾新的文史部的工作人員,勉強算是進入了大乾的官僚系統當中了!

雖然這只是一個芝麻大小的官員,甚至還未必能說是官員,但卻已經他們激動不已了,對他們來說只要門開啟了,即便他們成為小吏又何妨!

這下連許劭都欽佩道:“晚輩佩服不已,您居然還可以說動襄楷幫我們的忙!”

趙岐倒是淡然道:“當年襄楷在洛陽推廣《太平經》得罪了太多的朝廷大員了,被人陷害打入了死牢,老夫當年是他的好友,透過自己的關係,找到了襄楷的弟子,而後幫助他們把襄楷救出來,也就是因為有這層關係,襄楷才願意幫助老夫一次!”

而後趙岐搖搖頭說道:“我這個老朋友,即便年紀如此大了,但還是熱衷官場事務,即便是在大乾也沒有改變,對我們這種前朝餘孽,他是避之不及的!這次之後老夫只怕失去了這個朋友了!”

許劭想了想道:“襄大師雖然在大乾雖然是長者,但好像是沒有什麼權利的,只怕是雷公也看不上他的治國理念,難道他到現在還看不出來!”

道家講究無為而治,《太平經》許劭也看過,不過是黃老的變種,但現在大乾治下,每個官員都要講究政績,比儒家都要激進百倍,講究的也是大朝廷,巴不得朝廷什麼都管,這完全和黃老背道而馳,連許劭都看的出來,雷公不過是把襄楷當做一個有威嚴的禮器而已,放到高位卻並不授予實權,襄楷到現在居然還沒有看清?

趙岐無奈道:“這就是當局者迷了,當年在儒家最興盛的時候,他卻異想天開憑藉自己一己之力,想把把大漢帶到黃老的路上,現在又想要影響雷公,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在他看來現在大乾有太多太平教的高層了!只可惜當年的黃老學派連我們儒家都打不過,雷公這樣心高氣傲之人,怎麼可能會用這樣一個沒落的流派來治理國家,而且大乾雖然有很多太平教高層,但雷公卻不是張角的弟子,我這老朋友只怕會再次失望。”

徐偉對於修史書還是很重視的,畢竟這是蓋棺論定,向天下人宣告大漢已經徹底滅亡,同時也是總結大漢這幾百年來為政的得失。所以在襄楷提醒他之後,徐偉開始找滯留在薊都原本大漢大儒來編撰東漢的史書了,同時他還把自己當年從董卓手中購買下來有關大漢內部的各種竹卷全部搬到剛剛成立的文史部。

甚至他還親自來的文史部給趙岐他們打氣說道:“雖然大漢已經滅亡了,但大漢光榮我們要記載,流傳後世,大漢為政的得失我們要總結,讓我們大乾以史為鑑,吸取當初大漢的教訓!所以你們的任務很重!”

這裡大部分的人都是第一次看到徐偉,面對這樣一個讓他們家破人亡的仇敵,他們一個個不敢有報復的想法,而是緊張不已,很多人都說不出話來了!

而這個時候蔡邕走出來道:“雷公執政,老夫想問你一個問題,不知道可不可以?”

這個時候跟在徐偉身後的襄楷小聲說道:“這是蔡邕,當年是靈帝的老師!”

還是一個歷史名人,當初董卓被殺,他還為董卓哭喪,連自己的命都哭進去了,倒是一個老實人!

徐偉道:“可以!”

蔡邕馬上說道:“老夫想要讓執政解除對我們這些讀書人的禁錮,當年大漢已經禁錮讀書人二十多年了,執政剛剛說要以史為鑑,難道大漢的滅亡不和當年的黨錮有一定的關係,執政是不是應該以史為鑑!解除對讀書人的禁錮,讓大家都可以參加科舉!”

蔡邕的話讓文史部的人一個個都期待的都看著徐偉。

能給給董卓哭喪的人的,果與眾不同,蔡邕見了徐偉之後不害怕不說,居然開始為大漢的讀書人鳴不平!

只有趙岐嘆口氣,他萬萬沒想到蔡邕會在這個時候,說出這樣的問題,以雷公的堅定,怎麼可能因為蔡邕的一席話就改變大乾的政策了。

徐偉笑道:“憑什麼你認為大漢的這些讀書人才算是讀書了?而我大乾有幾百萬在校學生,他們難道就不是讀書人,他們可以照樣考科舉,成為大乾官員,這又算什麼禁錮呢?”

“我真正要禁錮的都是當初大漢的門閥士族,他們這幾百年來都是大漢的統治者,享受了大漢的榮華富貴,同時也是造成大漢百姓這幾百年來痛苦的根源,我一直認為權利和責任是平等的。”

大漢門閥士族既然統治了天下,也享受了大漢的榮華富貴,自然要擔起讓天下動亂的責任。百姓這幾百年來的痛苦,自然也輪到大漢的門閥士族來償還了,這樣權責對等才叫公平!

我現在還沒有要他們的命,只是讓他們成為百姓而已,這樣都接受不了,那大漢百姓幾百年的生活又算什麼,總不可能百姓可以活下去,大漢的門閥士族卻不能活下去的道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