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麼多的問題,包信一臉焦頭爛額,他本就是一個軍事將領,對於政務瞭解不多,更加不要說還要他自己理順製糖的產業鏈了。長遠的規劃他很難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這個時候包信慶幸自己提拔了田豐,他好歹在冀州為官十幾年時間,而後跟著袁紹更是短暫的管理過司隸幾百萬人口,而現在夷洲記起來連10萬人口都沒有,管理這點人口對田豐而言根本不成問題。

所以但包信求教他的時候,田豐幫助包信從頭理清整個製糖業各個階段需要的人口,讓整個產業鏈如同流水般運轉過來,而又不會浪費人力。同時想辦法提升製糖廠的效率,像他在知道夷洲北方有煤礦之後,馬上就把夷洲不多的運輸船花費一般用作運輸煤炭上面,解決製糖廠的能源問題,畢竟上百口鍋日夜不停的燃燒對木材是極其大的消耗,更是要消耗大量的人手,而製作蜂窩煤之後,可以節省大量的木材,還能極大提升了製糖的產能。

在田豐的清理下,整個夷洲的製糖產業鏈上的人口只保留了不到5000人,而後多出來了人口被他安排建設新的廠房,新的營地,等到大乾的裝置來了之後,這裡就可以馬上擴大產能。

而包信的飛鴿傳書來到薊縣之後,也引起了整個朝廷的轟動!

糖在大乾自然值錢了,珍貴的蜂蜜糖一斤超過了千錢,在大乾能吃的起的人可不多,而即便是便宜的石蜜價格每斤也是超過了百錢,過節的時候更是超過了200錢,比一石糧食都要貴。而之所以這樣貴就是因為大乾沒有蔗糖,只能依靠江南運輸到大乾!

現在牛貴知道夷洲可以弄出幾千萬斤石蜜,光這批糖的價值幾十億錢,這比收益甚至比大乾一個州都要多,這自然不是等閒視之的事情。

牛貴甚至找到了徐偉,把包信的飛鴿傳書交給徐偉看,而後問道:“執政,製糖居然如此賺錢,我們在夷洲的投入今年居然就開始盈利了,朝廷要加大對夷洲的投入,尤其是製糖的機械,可不能浪費了這批甘蔗!”

牛貴現在已經開始在幻想夷洲的甘蔗園擴大十倍,夷洲一年就可以上交100億的稅賦的事情了,這樣他手中就有點活錢了,沒辦法牛貴當這個家也非常艱難,大乾雖然收入已經上升到500億錢,但花費卻並沒有減少,各地的基礎建設不說。

徐偉這個執政還讓牛貴加大了對教育醫療的投入,說爭取每縣有一座醫館,一個小學,而且要求還不低,醫館要求有10位大夫,還要滿足100名患者住院,可以說完全是大乾戰地醫院的模式,只是帳篷換成了房屋,但這花費卻變得更加高了,一座醫館就要花費1000萬錢,這牛貴也不說了,畢竟是一次性的投入,但10名大夫一年的月俸也超過了百萬錢,這卻是每年的投入,而現在大乾有1500個縣,都要按照這種規模,就相當於每年多開支了十幾億錢。

而執政想要的小學也不一般,要有幾十個老師,可以容納上千名的學生就學,這學校的花費牛貴也就不算了,但光老師的月俸就是一年就是幾十億錢,要不是徐偉這個計劃還在緩慢派鋪開,現在也就是幾十個醫館和學校,花費還不算太高,等全部鋪開之後的花費牛貴簡直不敢想象。

他現在只想趕緊結束他丞相這個任期了,在執政手下當丞相太難了。但這次包信傳來的飛鴿傳書卻讓牛貴驚訝的發現,好像執政的計劃真有可能實現,要是夷洲一年可以上交100億錢,這比錢就可以滿足大乾醫療和教育的開支!

牛貴現在看徐偉的眼光又不一樣了,執政這簡直是算無遺策了,難怪敢花費如此大的代價建立醫館和學校,原來執政是有底氣的。果然不應該和執政爭論錢的事情!

但牛貴不知道徐偉也是一臉驚訝,他叫包信在夷洲種植甘蔗,自然知道蔗糖即便是在近代也是一種賺錢的經濟作物,在這個時代更是不愁賣,夷洲有了這根支柱開發出來不會有波折,但徐偉也不會想到包信半年就弄出幾億斤的甘蔗,以至於他提前準備的製糖廠都消耗不了這些甘蔗!更加沒有想到夷洲現在就可以盈利了,不過這倒是不錯,有了蔗糖,牛貴他們自然會跟著重視夷洲了。

他想了想說道:“馬上派人快速運輸一批炸糖的機械和上千鐵鍋到夷洲,一定不能誤了夷洲的製糖生產!”

牛貴想了想說道:“夷洲光今年製糖就可以賺幾十億錢,要是我們多運輸一些青壯過去,把夷洲的製糖業擴大幾倍,夷洲可以成為我大乾另一個馬邑!”

即便到了現在馬邑稅收還是佔據大乾的十分之一,可以說是大乾的經濟之都,馬邑令甚至比太守的權利都要大,而現在夷洲就有馬邑的潛能,所以牛貴現在才如此重視!

徐偉道:“還是要循序漸進,即便是現在夷洲的糧食還不能自給自足,就更加不要說其他的生活物資島上通通不能生產,要是運輸太多人過去了,只怕會打破島上的平衡,也會加大我們的後勤壓力!”

現在夷洲島上只有40萬畝土地種植糧食,因為是新開墾的土地,今年只收了40萬石的水稻,這要弄成白米還要減少三成,也就是就是說夷洲夏收只有不到30萬石的糧食,勉強只能養活2萬不到的人。

而現在光在包信手下做事情的人就接近10萬人,夷洲有完全是靠著大乾運輸糧食才能有現在的發展,而且現在的夷洲鐵器,布匹,各種工具通通不能自給自足,什麼東西都要靠大乾運輸過去。十萬人的後勤量已經非常大了,徐偉擔心繼續增加人口,會影響大乾運輸網的正常運轉,畢竟大乾的運輸隊除了要去夷洲之外,還要完遼東,倭島運輸大量的物資。

牛貴想了想說道:“的確,現在夷洲除了食鹽可以自給自足,其他都要靠大乾,貿然運輸太多人過去,會給我們的後勤產生巨大的壓力!”

而後牛貴看著地圖可惜道:“要是現在揚州在我們手中就好了,我們可以直接從會稽郡支援夷洲,這減少了10倍的路程,後勤的壓力就小很多了!”

徐偉笑道:“我們真佔據了揚州,那麼還在夷洲建立甘蔗園做什麼,直接在揚州建設甘蔗園不是更好,畢竟揚州的基礎設施比夷洲好百倍都不止!”

徐偉這話倒是提醒牛貴了,他問道:“執政,這甘蔗能不能在我們內地種植,哪怕是在徐州種植也好,這樣我們擴張產能起來也方便!”

“這點我倒是不清楚,甘蔗是南方的產物,生長需要陽光多,雨水多的環境,徐州和豫州能不能種植甘蔗還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