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山頭保護主義。(第1/2頁)
章節報錯
兗州雖然在大乾手中好幾年時間,但一直都處於戰爭最前線,軍事作戰才是兗州的主業。
而黃龍也是一直把自己當做將軍來看待,所以這幾年兗州除了農業恢復的比較徹底之外,還有就是和戰爭有關係的道路建設,軌道馬車建立的四通八達,方便運輸兵力,其他行業沒有太多的發展。
也不是說完全沒有,兗州的桑蠶養殖業還是進行得如火如荼的,這幾年產量連年增加,只是不管從產量上還是從質量上,兗州的絲綢業,都比不過荊州的絲綢業和益州的絲綢業,兩者的絲綢質量都比兗州強,數量上更是相差甚遠。
而兗州的絲綢行業都是民間自己的力量運轉出來的,和黃龍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當然那時候的黃龍也沒有在意,畢竟當時他還是要想辦法對付青州和徐州的曹操。
但去年青州徐州被奪取之後,兗州就成為了大乾的腹地了,整個兗州5萬常備軍,削減的只剩下5000人,黃龍這個兗州刺史也從將軍變成了文官了,每天來到他桉几上的都是各地發展的檔案。
軍事上的事情已經不需要他再來煩惱了,但是如何發展兗州卻是擺在他面前的首要問題。
此時兗州的位置極其尷尬,身處中原腹地,加上又被大乾佔據了四五年,各項基礎建設的都比較好,甚至因為在前線農田水利也得到了大力的支援,可以說各種基礎設施建設的在各州當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這要是在原本的大漢繼續休養生息,要不了幾年時間就可以恢復往日的繁華,但大乾就不是大漢,光農業的恢復根本,不足以讓兗州恢復往日的繁華。
兗州壞就壞在他身處前線,各項工業建設基本上沒有,畢竟只是一個工廠建設少要幾百萬多,多的要幾千萬乃至上億的投入,如此大的投入,誰也不可能放在戰場的邊緣。
光發展農業不發展工業的話,兗州的財富就被四周的工業郡縣吸血。
今年黃龍努力的一年,兗州的糧食生產再次大豐收,但兗州不管是人口,還是財政收入都處於小幅度的下降當中,可以說黃龍和他的手下努力的一年,就努力了個寂寞。
於是等黃龍想要發展工業的時候,卻發現兗州現在暫時還沒找到非常適合的工業專案。
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幽州,冀州,青州徐州這些地方不是挖鳥糞石賺錢,就是大力發展捕魚業賺錢,航海業賺錢,甚至在前線的豫州也在大力發展造船業。
其他地方的工業發展如火如荼,兗州身為天下的中心,工業發展反而止步不前,反而因為其他地方的發展,虹吸了眼兗州的人力跟財力,他這一年想盡辦法的建設工業化,兗州的財政收入漲了,處於倒退當中,別人都在進步前進,就他一個人在倒退,這是黃龍難以接受的事情。
但偏偏現在能夠賺錢的行業,基本都被幽州,冀州,青州,徐州等沿海州郡壟斷,身處內地的州郡,除了幷州有先發優勢,人口優勢,資源優勢和財力優勢,其他內地的州郡都處於被沿海州郡的壓制當中,這一點即便是擁有長安洛陽的司隸都改變不了。
只是現在的司隸還處於戰爭的最前線,有大量的國家資金投入,加受司隸處於絲綢之路的源頭,還有河東工業區,還沒有顯現出衰敗的樣子。
但此時的兗州卻處於極其尷尬的位置,既沒有國家財政的支援,比拼資源又比不過遠海的州郡,發展受到四周郡縣的吸血。
黃龍實在是想不到辦法來解決此兗州的辦法,只能來求助於徐偉了,因為在他們這些老部下看來徐偉是無所不能的。
聽完黃龍的話之後,徐偉也只能一陣苦笑了,兗州的地盤在後處於河南地區,在天朝幾十個省份當中完全是個透明人,夾在不上不下的中間位置,他現在想一想後世的河南有什麼特產,發現能想起來的只有洛陽城牡丹花,還有就是屬於天朝的糧倉,在新聞上總是可以從飛機上航拍出無邊無際的稻田。
除此之外就毫無印象了,有什麼特產更是說不出來了。畢竟在後世海洋經濟才是主流,天朝最發達的省份全是一圈沿海的地區,而沒有海岸線,成為小透明的都是幸運的事情,因為你不成為透明,那隻能在扶貧攻堅的新聞當中出現了。
所以現在黃龍要徐偉給兗州指一條道路。一時間徐偉也不知道指點什麼行業的好了。
這年頭不發展海洋經濟,想要富裕的話只能靠工業了,但偏偏兗州又沒有什麼工業基礎,最關鍵的第1次工業革命需要的煤礦鐵礦也沒有多少,就這樣的條件,難怪後世把這個定位為大糧倉了。
徐偉想了半天說道:“兗州想要大發展,只能在農業上想辦法!”
黃龍馬上著急說道:“現在兗州的農業已經發展的很好了,今年的糧食收成足夠,兗州百姓吃兩年,但我們根本沒有賺到多少錢,錢全部被徐州的王磊和青州的趙榮賺走了,他們把鳥糞石的價格翻了一倍,我們辛辛苦苦種的糧食,就這樣讓他們挖出來的鳥糞石換走了。王磊也是的,完全不講一點老兄弟的情誼了,我讓他降點價格,他居然說現在鳥糞石很難挖,船員都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挖掘,價格升高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要不然就會虧本了。”
“這怎麼可能,他們從地上挖錢居然還好意思說是虧本,他們最多隻是賺多賺少的問題,這不就是欺負我們到不了沿海,我要是有船隊可以挖鳥糞石,就不來他這裡送王磊這個鳥氣了。”
說到這裡黃龍也是一臉怒火,兗州是個農業大省份,而現在想要農業豐收,撒鳥糞石是必不可少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撒的越多,糧食增產的也就越多,最起碼達到小麥增產的極限之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