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艱難的墾殖(第2/2頁)
章節報錯
與此同時,夷洲!
包信終於看到了第一批上千人的大漢百姓,雖然他們剛剛下船還一臉狼狽,但包信卻高興的對他們說道:“來到夷洲,你們就算是來到自己家了,大家向喝口熱水,等會有人會帶你們去吃飯!”
看到這麼多的漢人,包信差點熱淚盈眶呀。
他這個夷洲校尉做的慘呀,手中雖然有上萬士兵,還有一支10艘戰艦的小型艦隊,但整個夷洲除了他手中的這點人,就沒有一個漢人了,當初朝廷答應一年給他這裡移民3萬的,但居然沒有做到,他在夷洲等了大半年才移民了5000人。
而朝廷也對包信說出了移民少的原因,當初牛貴認為只要一個州拿出3000人的移民到夷洲來,這不就足夠夷洲的開發了。
但真以執行這個任務,下面的刺史卻各個推脫,一個個都說拿不出人,甚至還想辦法把囚犯當做垃圾丟給包信,這才讓包信有了5000百姓。
而且王磊這些刺史還振振有詞說道:“因為大乾的百姓不願意去夷洲這樣的蠻荒之地,我們總不可能強制拉人去夷洲吧!”
這個結果連牛貴都不好說什麼,因為這真的,大乾的百姓根本不想去聽都沒有聽過的夷洲,光這名字就像一個蠻荒之地,大乾的百姓自然不願意離開中原,去這樣的蠻荒之地去重新開拓了。
所以最開始的時候包信急的火都上來了,因為缺少人手夷洲的建設速度極其緩慢,他只建設了一個碼頭和一個大型塢堡,這就還是多虧了島上有近10萬的野人,包信用食物精鹽和布匹作為報酬請這些野人幫忙做事情。
當然也不是沒有野人看到包信如此富裕想要搶一把,但這樣的野人部落他們的頭領被包信殺了,做成京觀震懾其他野人,而他們的部民則成為了戰俘,幫助他開荒,修建益州的基礎設施。
但夷洲的野人雖然多,但卻不是沒有缺陷的,就是什麼常識都沒有,經常做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就像包信在夷洲建立了鹽田,因為挖鹽塊是比較簡單的事情,包信就讓這些野人去做,但他萬萬沒想到這些野人居然會想到在鹽田當中小便,這要不是有人看到,這鹽就要被他吃了。
當包信把這個野人抓住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但他的回答卻讓包信哭笑不得,因為他想要小便就做了,於是包信鞭打這個野人10下,把這些野人全部趕出工廠當中,只讓他們做最簡單的開荒工作。
但即便糧食種子交給他們,卻會出現前面的野人剛剛種下,後面的野人馬上挖出來吃了種子這樣的事情,這些野人種下的田地,是種一把收三瓢!包信幾乎要被這些野人氣瘋了。
好在這個時候大乾的移民來了,而這其中就有原本歷史上有名的田豐,他本來在冀州挖鳥糞石的,但現在大乾朝廷要他們支援夷洲建設,王國軍他不願意讓冀州的百姓去,而冀州的百姓也不願意去什麼夷洲,王國軍只能把看押在島嶼挖鳥糞石的大漢俘虜丟給包信了,而田豐,高覽等人也在其中!
面對夷洲這樣的亂局,田豐給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把野人成為漢人的僕役,讓漢人教他們如何做事情,如何耕作,這樣教導幾年之後,這些野人也會變好和大乾人一樣。
田豐的方法讓包信大喜過望,他們大乾自然不能再出現僕役,但學徒卻可以有,他以一個漢人教導4個野人,而在教導期間,這些野人出來吃喝,其他的收入都屬於他們師傅的,而後再用軍中之法把整個夷洲的部下全部編列其中。這樣一來有漢人指揮教導,夷洲的建設速度直線上升。
而後田豐又向包信獻計道:“從大乾運輸貨物來到夷洲,運輸的路程有幾千裡,即便海運價格低,但如此長的運輸距離也會讓糧食的價格提升幾倍,而我們距離大漢的揚州卻只有兩三百里,要是我們在靠近揚州的小島建立一個基地,透過這個基地吸收大漢的糧食,甚至還可以招收百姓來壯大夷洲!”
包信聽了田豐的話,對田豐驚為天人,馬上按照田豐的話來辦,同時把田豐的事情上報給了徐偉,說自己想要用這些大漢的戰俘為夷洲的官員,不知道可不可以!
徐偉接到包信的書信之後,而後瞭解夷洲的情況,不由得苦笑,要是有選擇的話,徐偉當然想要安排大乾精銳的官員去夷洲,畢竟這關乎大乾文明的擴充套件,夷洲就是文明從來未到達的地方,但夷洲惡劣的條件讓大家都不願意去。
而且即便有人願意去,牛貴他們也不願意放這些精兵干將去那種蠻荒之地,現在大乾各地都缺少官員,尤其是缺少有能力的官員,真有這樣的官員,讓他們把中原建設好不行,為什麼要去建設什麼蠻荒之地!
現在徐偉有點明白當年為什麼都是一群人渣去開拓,還弄出了什麼大航海時代,真正的人才也不願意去海上冒險!
而徐偉雖然可以用當年開發遼東的政策,但他卻知道海外之地和遼東完全不同,先期的死亡率更是高的嚇死人,徐偉也不願意用自己辛苦培養的精英白白浪費在這裡。
所以他覺得用田豐這些人也算是廢物利用了,於是就同意了包信的請求,只是讓包信謹慎的用田豐他們,畢竟大漢在側,誰知道他們會不會逃向大漢,甚至這都算好的,要是他們和大漢聯絡甚至有可能給大乾造成重大的損失。
而包信也注意到這點,所以他讓田豐成為了夷洲都護府的長史,但卻不給他們兵權!
而包信有了田豐他們的幫助,夷洲的發展進入了快速通道了,田豐獻計讓大乾販賣運輸價值高的各種鐵器,布匹來到夷洲,而後他們再用這些貨物和大漢的百姓交易糧食蔬菜等食物,雖然包信他們花了3倍的價格,但這對比從大乾運輸過來的糧食已經減少了好幾倍的價格了,而且更加重要的事情是,他們打通了和大漢的商路之後,幾乎每個月都有上千大漢的百姓被吸引到夷洲。
而每多上千大漢的百姓,他們就可以教導4000野人,這就相當於夷洲多了5000勞動力,現在包信在夷洲掌管5萬人,在夷洲北和夷洲南都建立了一個城池,開墾出上百萬畝的土地,而這些土地除了40萬畝土地種植的水稻,餘下60萬畝土地種植的都是甘蔗。
這是徐偉給夷洲設計的經濟作物,因為他知道像這樣新開發的地方投入巨大,要是不能快速回本的話,他的開拓計劃阻力就會非常大,甚至有可能人亡政息,但要是在海外可以得到大量的利益的話,這些利益就會讓大乾上下捨不得放棄這些海外之地!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