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大運河(第2/2頁)
章節報錯
現在大乾的商賈,徐偉說的產業鏈可謂是深入人心了,任何一個有野心的商賈都像做到產業鏈上下全吃。
糜竺的話讓四周商人再激動無比:“也算我一股,我可以拿出5000萬錢!”
“我出4000萬錢!”
“我也出4000萬錢!”
一個個商賈出聲,王磊的農場還沒有開工就有十幾億錢了。
但這些商人也不虧,現在棉布有多麼興旺發達,這些商人都是知道的,價格居然比絲綢還要高,可以說在現在的大乾第一等的布匹就是棉布,第二等的布匹是絲綢,第三等的才是羊毛布,最差的就是麻布了。
雖然他們知道擴大產業之後利潤會下降,但能吃到第一口就算是賺大了,他們搭上這班財富之車,他們以後的財富未必會比甄安這批河北商賈低多少!
但陳登問道:“那棉花的種子又如何解決,聽你這樣說,顯然是想在徐州大規模擴充套件種植棉花農場,但現在整個大乾好像都沒有一顆棉花的種子,而現在募集了十幾億錢,看樣子一次性就要種植百萬畝以上,這個不是幾粒種子就能解決的問題。”
眾人心中一驚,好像無數的金錢就要從自己身邊飛走了。
但糜竺卻笑道:“西涼那些商人雖然保密的嚴謹,而且棉花的種子他們更是進行了嚴格的限制,甚至擔心棉花的種子流出西涼,他們每年都會把棉花的種子壓榨成油,而且即便是壓榨過的種子都會用來做肥料,不會流出一顆,可以說保護到了極限了。”
“但他們卻忘記了,棉花本不是我大乾的產物,這本是西域之地的產物,而在西域棉花的種子是數不勝數,可以說根本沒有用,當地的百姓選出飽滿的種子之後,餘下的種子都會丟棄。
而不巧老夫正好在西域也有商隊,正好發現這一幕,於是老夫用錢買下了這些棉花種子,而這些棉花種子已經跟隨老夫的商隊回到了徐州了,這種子要是全部種下去,開墾出幾萬畝的棉田都不成問題,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擔心種子的問題。”
聽到這裡眾人終於安心起來了,糜竺為了復興自己的家族真是什麼都想到了,他們只要跟著出力就可以了。
而與此同時,薊縣的冀州商會館,王國軍也邀請了整個冀州當地的大商賈和議員集會!
和徐州的那些議員和大商賈相比,王國軍和冀州的商賈和議員都十分熟悉了。
他們沒有多說什麼廢話,而是王國軍拿出一張河北的地圖鋪開在地面上,用一根短棍指著冀州和幽州地方說道:“我冀州這些年基礎設施的建設已經極其完備了,工業上因為遠離原材料的關係,在紡織業和鋼鐵業發展不過幽州和幷州,但我們有玻璃這個特產,而且食鹽業,捕魚業也是大乾第一的,現在天下的罐頭魚有一半都是我冀州出產的,冀州的財政收入並不比並州差多少。”
這也是王國軍覺得最無奈的事情,現在大乾最大的行業,一是紡織業,而就是鋼鐵廠,偏偏這兩個行業因為原材料的關係很難在冀州壯大!
“但我們冀州的發展已經到了頂峰了,想要繼續快速發展,就不能繼續這樣按部就班了,要不然我們就有可能被其他州郡追上來!”
王國軍一旁的甄安問道:“刺史心中已經有了讓我們冀州繼續保持高速發展的方法?”
其他人也看著王國軍,對他們來說冀州已經發展的非常快了,但王國軍既然這樣說,他們也只能配合王國軍了,畢竟是家鄉的父母官,他們還要靠王國軍才能發家致富。
王國軍道:“張刺史當年就有建立一個水運網路連通整個冀州的想法,只可惜這個想法花費太大了,即便是以我冀州的財力也難以支援,最多修建了一個水渠網路,給我們未來發展打下根基。”
這個世界出現了軌道馬車之後,讓整個大乾的商業快速繁榮,地方上財富迅速增加,這讓大乾的高層意識到,道路對於一個地方的發展繁榮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軌道馬車畢竟不是真正的火車,運輸量還是太少,現在更是成為了限制冀州商業發展的因素了。
當年張白騎在冀州當刺史,就有想要修建水運網路,畢竟冀州的地利太好了,一馬平川,挖掘水道花費最低。就像幷州比冀州還要富裕,他們就沒有這樣的想法,他們最多把軌道從鐵包木換成鐵軌。
王國軍指著薊縣地圖,一路進攻向下進攻涿郡,河間,安平,一路到黃河而後說道:“要是我們一步步來,先挖通一條聯通薊縣的大運河,聯通整個幽州和冀州,憑我們兩州之力,應該可以做到吧!”
甄安吃驚道:“刺史是想要挖一條大運河!”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