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經濟過熱(第2/2頁)
章節報錯
要知道大乾發行的是信用貨幣,沒有真金白銀來抵押,大乾真正的抵押物就是大乾軍手中控制的一個個工廠,還有糧倉當中的糧食,紡織廠當中的布匹,不能控制這些貨物,貨幣就會出現問題!
甚至已經開始出現問題了,因為戰爭的關係,這些年大乾發行的貨幣發行量越來越大,這次大戰之後,士兵手中又多了幾十億錢,但大乾卻沒有相應的貨物,已經影響到物價了,牛貴他這個丞相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他既要保證大軍征伐的物資,又要保證河北之地的物價穩定。
但即便現在大乾的工業生產力在爆發性增長,但也不可能增長超過發行的貨幣,畢竟這東西只有印刷就可以了,而糧食要種上半年,羊毛布也要經過十幾道流程,這些產品不可能像印刷機一樣輕易刷出來!
但市場上大量的貨幣出現,卻沒有出現相應的貨物,通貨膨脹就不可避免了,現在的大乾也就是糧食,布匹和食鹽這三種貨物被牛貴強力控制住沒有太大的增長,其他貨物都開始漲價了,牛貴即便沒有太多的經濟知識,但也模糊的意識到這是紙幣發多了造成的!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要想辦法建設紙幣,擴建工廠,讓世面上的貨物增多!
但地方上的州牧,太守也不省心,一個個提出一個個巨型工程,而後要財政撥款,大乾財政雖然比大漢強了10倍都不止,但牛貴這幾年還是感覺入不敷出,甚至有種快破產的感覺!
而且他也覺得老百姓是不會想要這些東西的,真要解決物價上漲的問題,是要多製造出一些百姓用的上的產品,而不是投資在基礎工程建設上面。
徐偉驚訝問道:“我們大乾的經濟壓力都到這個地步了麼?”
“執政,你這幾年是沒有待在幽州,是不瞭解這裡的情況。”牛貴大吐苦水道:“當初我們在漁陽建立了鋼鐵廠,用的也是最新的技術,這漁陽鋼鐵廠的產能提升了幾十倍,但這麼多鋼鐵生產出來是要用的,要不是這些年我們製造的大量的鋼鐵農具和武器還有我們想到了用鐵包木的方法消耗了一些鋼鐵的產能,要不然漁陽鋼鐵廠的鋼鐵要堆積如山了!”
“但這其中只有農具才能回收我們的貨幣,武器和軌道雖然重要,但他要長時間才能顯現出效益,短時間來說我們的虧損的!要說一點點的虧損我們還可以承受,但現在地方上的太守們,巴不得一口吃成一個胖子,不是想要修建水渠,就是想要翻新道路,甚至還想聯通軌道,完全沒有想過我們的財政是不是能支撐的起這樣大的工程!”
牛貴沒有太多的經濟知識,但他卻可以感覺道要建設魚肉加工廠,紡織廠這些輕工業才能回籠資金,只有這些百姓需要的東西,才可以穩定物價,而像製造武器,軌道這樣的重工業,雖然非常重要,也是為了大家,但總不能讓百姓掏出錢來購買一米的軌道和一套鎧甲吧!
重工業就這點差,需要的市場很難直面老百姓,這就導致了重工業產品很難賣掉之後回籠資金的。百姓購買的都是生活物品,他們很難購買戰刀鎧甲來消耗鋼鐵!
牛貴雖然解釋的不是很清楚,但徐偉卻明白了這應該是基礎建設和重工業投資過熱了,影響道大乾紙幣的流通了。徐偉雖然不太精通經濟的知識,但他從小到大看新聞都聽多了投資過熱的事情,這要是控制不好,就會留下一地雞毛!
而想要解決的方法也很簡單,一是控制貨幣的發行量,想辦法回收市場上多出來的貨幣,還有就是加大輕工業的投資,讓市場上出現大量百姓直接使用的貨品以回籠資金!
而現在最能讓百姓接受的就是糧食,布匹,食鹽,還有大乾的魚肉罐頭這些民用產品!這就需要牛貴有強有力的手段,可以控制整個大乾國營工廠,這樣他才可以控制整個大乾貨物的投放量!
大乾的國營企業一般來說都應該歸大乾朝廷控制,但實際情況卻是不一定的,就像張白騎基本上控制了冀州玻璃廠,玻璃廠的利潤基本上被張白騎用在冀州發展上面了,也就是他資格老,加上玻璃廠從上到下都是張白騎弄出來的,而冀州也的確需要資金支援發展,畢竟當時整個大乾還缺少糧食,自然要想辦法恢復冀州的糧食生產了,所以沒有人說什麼!
但其他地方就不一樣了,就像幷州牧劉石他想要做出政績就需要錢了,而在幷州最賺錢的企業就是紡織廠和鋼鐵廠了,但紡織廠的廠長是許娟蔡巧,她們的資格並不比劉石差,而且紡織廠上下大部分都是大乾軍的高層妻子,光憑這點就不是劉石可以得罪。
而鋼鐵廠的廠長是牛老漢就更加不是劉石可以比的,劉石自然想要控制這兩大工廠,但許娟和牛老漢並不給劉石的面子,三人為了工廠的控制權,可謂明爭暗鬥。
幷州因為是大乾最先佔據的地盤,那裡的廠長大部分都是大乾老資格,所以他們還可以控制住工廠!而在幽州卻不是這樣了,來到這裡的官員才是老資格,這裡建設的工廠才是後來的,所以在幽州這裡各地郡縣官員容易控制自己治下工廠!
但他們對於牛貴也是照樣排斥的,因為現在幷州是整個大乾最富裕的地方,各種基礎設施建設也是最好的地方,於是這幾年牛貴不斷調集幷州的資源到河北其他州郡建設地方。這就引起了幷州的官員和廠長們的不滿了,他們雖然在內部打的火熱,但在對付牛貴上卻出奇的一致!”
所以牛貴成為大乾丞相的這幾年發現,大乾的廠長派和官員派,地方派和朝廷派的爭鬥非常激烈,已經開始影響道大乾的正常執行了。
地方上的太守,縣令也利用他們的關係,不透過他,而是自行其是的控制地方上的企業來給自己做政績。這就讓牛貴難以忍受了。
像水渠這種影響糧食生產的基礎工程也就算了,但翻新道路,修建軌道,擴大城池這些在牛貴看來是難以在短時間產生收益的專案,大乾的投資已經太多了,完全需要砍掉,但在地方上卻偏偏要跟他南轅北轍,甚至完全可以說是對著幹,你說這讓牛貴這麼忍受了。牛貴也很難平衡這其中的矛盾,他只能求助於徐偉了。
徐偉聽完沉默不語。派系爭鬥,這不奇怪!許娟和牛老漢一陣都是鋼鐵廠和紡織廠的一把手,他們手中的工人就有好幾萬人,工廠掌握的財物甚至比州牧都要多,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一直沒有調動崗位,就不怪會形成一個個山頭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