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聽到萬石這些話內心複雜,因為他發現萬石說的話完全沒有問題。

是呀!天下的百姓都是這樣自食其力,甚至還吃不飽,現在大乾給袁紹這個待遇比百姓高多了,對比大漢對黃巾軍趕盡殺絕,他的確沒有理由說雷公苛待了袁紹他們。

只是這話他怎麼聽都覺得變扭,他總認為雷公不應該這樣對待袁紹,更加不應該讓這些俘虜的軍官做這些短工的事情!這個時候郭嘉才發現,原來自始至終他都有高人一等的想法!

他現在終於有點明白當年戲忠為什麼要留在河北了,因為他沒有家族的拖累,加上他出身本就是平民,反而更加適宜大乾,而他雖然自己自嘲是寒門出身,但終究是翟陽郭氏子弟,終究還是要站在自己的家族一方,難以接受雷公對待門閥士族的政策!

最終郭嘉也只能苦笑了,當年他在潁川書院看不起那些名聲顯赫但卻沒有多少才能的傢伙,但現在看起了自己也不比他當年的同窗好多少!

而此時萬石像是發洩一般繼續說道:“我算是看透你們這些人了,一個個吹的震天響,好像神仙下凡一樣,但你們還不是一個頭兩個肩膀,把頭砍下來照樣會死,打了敗仗一樣會投降,一個個沒本事就知道濫殺無辜,好像把我們這些窮人殺光了,天下就太平!但你們越殺造反的人就越多!

現在我們不過是讓你這些官員過過百姓過的日子,你們就受不了,你們這才過了幾個月,我們這些平頭百姓一生都在過這種日子,甚至一日三餐可以吃飽,這已經是上著人家過的日子,當年我們的村子上百戶人家也就幾家人過這樣的日子。

大漢的百姓大部分連飯都吃不飽,而現在袁紹最起碼他還能吃飽飯,而我們卻連飽飯都沒吃過幾頓。給你們吃飽飯的日子都算是折辱,那我們天天過的忍飢挨餓這有算什麼!

我就奇怪了,你們這些大漢的官員如此折辱天下的百姓,你們就不擔心我們造反,就不擔心我們也會殺光你們全家報仇!”

郭嘉苦笑道:“我只是可惜了,他們滿肚子的學問,現在只浪費在搬磚身上,你身邊不遠處那個老人叫田豐,乃是冀州名士,他通讀儒家經典,學問高深,但現在就做一些這樣的體力活,難道你們不覺得可惜嗎?”

萬石冷笑道:“當然不可惜,我也是冀州人,能不知道田豐的大名,但他再出名有什麼用?當年我們在冀州忍飢挨餓的時候,沒看到他們想出什麼辦法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上百萬冀州百姓活不下去的時候也沒看到他有什麼辦法,這樣的名士和我們老百姓有什麼關係,不過是你們自己相互吹捧出來的!”

“你說的這些名士,上不能讓天下太平,下不能讓我們吃飽肚子,這樣的學問有屁用!大漢就不是在你們這群有學問的人的手中,衰敗成現在這個樣子!”

郭嘉聽到這話本能反感道:“這是因為天子不用能臣,要是當年在冀州為官的是田豐這些名士,你也不需要跟著雷公起兵造反!”

萬石冷笑道:“又在這裡謊話連篇,想讓其他人給你們背黑鍋,我就問個最簡單的問題,你家的田地有多少?”

郭嘉道:“上千畝吧,算不上很多,當年家母差點供應不起我上學!”

而後他問夏侯惇道:“你家有多少?”

夏侯惇道:“不清楚,大概有幾十萬畝吧,我的家族是個大家族,人口眾多,田地也就多一些!”

萬石指著郭嘉道:“你寒門都有上千畝地,而他家門閥就有幾十萬畝土地,這天下的門閥何止幾千上萬家,天下一大半土地都到了你們的手中,我們這些老百姓能有田種!

我記得小時候家中還有十畝地,但因為稅負越來越重,全部到你們豪強手中去了,後面我家只能佃你們的土地了,這些兼併土地的方法也是靈帝教你們的!”

“我們土地都沒有了,不造反怎麼活,而把我們逼反的不正就是你們這些滿肚子學問的人,你們的學問不用在正處上,這種學問有什麼用!”

“搬磚才是真正應該讓你們去做的事情,最起碼搬磚讓你們沒有時間去害人!”

“而且你們那些學問根本就是為了限制別人當官弄出來的,我們大乾沒有幾個人通讀六經,但不照樣管理了這麼大的土地,只要懂字會算數,就可以收稅,就可以治理一方,這和儒家的經典有個屁關係。

我們華夏傳承了幾千年,真正用儒學治國的也就這幾百年時間,效果還不咋地,你們是哪來的自信認為天下缺不了你們這些老爺!”

一旁的夏侯惇感慨不已,一個小小的使者就有如此見識,難怪雷公會如此強大!

夏侯惇此時也是內心複雜,在這裡砌牆雖然辛苦,但卻只是身體上的辛苦,但他精神卻非常放鬆,甚至因為在這裡生活的有規律,他因為戰爭衰敗的身體都好很多了。

但現在在知道他們要回到青州了,想到以後還要繼續面對大乾軍這個龐然大物,那種難以抵擋,如此泰山壓頂的感覺再次回來了!他要再次為生存苦苦掙扎了。離開兗州夏侯惇都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好事情。

郭嘉被說的無言以對了,不敢繼續討論這個問題了!而是提出自己出錢,作為夏侯惇他們以後的伙食費!只求夏侯惇他們這些青州的將士以後不用繼續在這裡砌牆了。

萬石想到夏侯惇他們馬上要離開這裡了,於是就答應下來了!

這個時候夏侯惇忽然說道:“奉孝,你這次帶了多少錢過來?”

郭嘉道:“沒多少,大概十金!”

夏侯惇道:“這些錢借給我,我打算在走之前請在一起的兄弟們吃一頓好的!”

這個戰俘營的都是軍司馬以上的軍官,大部分即便不認識,但也聽說過對付的大名,而兗州大戰他們也算是一起打過仗了,關押在這裡也算是一起同過鐵窗了。人生四大鐵,這些人一起經歷過兩個,交情自然不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