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董卓主動出擊(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董卓想了想,也覺得李傕的話有到了,用一個郡交易了這5000鐵甲兵,這比買賣值不值?是要打一仗驗證,於是董卓命令道:“李傕,本想命令你為大軍前鋒,掃平一路上遇到的叛逆!”
李傕高興道:“諾!”
而後董卓看著其他失望的將領說道:“你們也不用擔心沒有戰功,袁紹他們有10萬人,這次剿滅了他們,本相保舉你們都成為將軍!你們隨後就跟著本相去會會袁紹他們,本相這次要一戰定乾坤!”
此時的董卓還沒有對局勢絕望,他甚至連袁隗他們都沒有殺,就是不想和關東門閥士族做絕了,因為他即便可以擊潰袁紹他們的聯軍,但卻很難佔據地方,他的10萬大軍也不可能鋪滿整個大漢,所以朝廷想要維持下去,就必定想要關東門閥士族幫助朝廷維持地方上的統治。
同時上繳賦稅,光靠一個司隸是不可能養得起十幾萬大軍的!而袁隗就是那個聯絡關東門閥士族的紐帶,只要袁隗服氣了,同意他的掌管大漢,他還是願意繼續和袁隗合作。
而對於自己手下的封賞,他也是非常剋制的,到現在也就是讓牛輔和李傕成為中郎將,而其他屬下即便升官也不過是2000石的校尉。
這也是郭祀戰意高昂的原因,同時期的夥伴都成為中郎將了,他們要是追不上多丟人,而且現在掌管朝廷的是董卓,以前他們沒有戰功,不好升遷,但有了戰功誰還敢擋他的路。
橋瑁得知董卓帶領4萬大軍東進,急忙集結大軍迎敵,同時上報袁紹,求袁紹支援,讓袁紹帶著廣東聯盟來和董卓戰鬥!
說句實在話,橋瑁他們就根本沒有打過仗,甚至連討伐黃巾軍這樣送經驗的仗都沒有打過,他們的家族都是大漢頂級的門閥士族,已經過來要他們拼命的時候。劉備要拼命才可以成為縣尉,甚至一輩子只能成為最高只能成為縣令。
而像橋瑁這樣的官二代起點就是2000石的高官,後面就看運氣了,運氣好的話可以成為三公,運氣差的也可以成為九卿,可以說人生不用拼搏都也就這樣了,甚至他們後面的仕途也和拼搏沒有關係,自然不用拼命來賺功勞了。
但現在他們就抓瞎了,不管他們如何說董卓的亂臣賊子,但有一點他們還是認可的,就是董卓為大漢征戰了近40年時間,打仗的時間比他們的歲數都要大,是一個身經百戰的老將,在朝廷當中敢說打仗比董卓厲害,也就皇甫嵩,朱儁,盧植這三人了,而偏偏這三人都不在他們討董聯盟當中!這如何不讓他們慌張。
這個時候曹操拔出長劍怒道:“慌什麼,董卓還沒有來,你們就好像吃了敗仗一樣,等看到董卓的旗幟你們還不望風而逃!”
“打仗也沒有多難,第一就是要看勇氣,只要敢拼命死的就勝利了一半,西涼兵要是一個腦袋兩隻手,我們的軍隊是董卓的兩倍多,要害怕的也是董卓他們!”
曹操這一頓話,頓時讓橋瑁找到了主心骨了,對於我們沒有打過仗,但這裡有人打過仗,曹操不一樣是身經百戰!
於是橋瑁笑道:“我們都忘記就孟德熟讀兵法,早年又曾隨皇甫將軍平定過黃巾起義,那也是屢立戰功的,有他在我們還用擔心什麼!”
“孟德,就由你來指揮我們的軍隊,要是可以在這裡擊敗董卓的話,我們就名震天下了!”
其他人也說了一頓看好曹操的話,而後讓曹操成為大軍的統率。
而曹操也不客氣,他接過指揮權指揮就說道:“我們不能坐以待斃,而是要主動出擊讓董卓知道我們的厲害,要先打一個勝仗,挫挫西涼軍的銳氣!”
他們這些聯軍加起來有5萬人,他雖然知道可能難以戰勝董卓的4萬精銳,但卻可以小勝董卓一場,而後依靠防禦來拖住董卓的主力,董卓能拿出的軍事也只有這4萬人了,只要他們殲滅了董卓這4萬機動軍隊,董卓就沒有反擊之力,而他們身後佔據整個中原,就可以拼消耗一點點把董卓擠出洛陽城!
於是董卓安排他的大軍為先鋒,橋瑁,張邈,劉岱,鮑信,袁遺大軍居中跟上,這一路大軍浩浩蕩蕩有5萬之多。
武陽令發現曹操的大軍之後,馬上丟城逃跑,曹操輕易佔據了河南尹的武陽縣。
而後曹操就把河南尹的榮陽當中了目標,因為佔據榮陽就和虎牢關面對面了,要再攻破了虎牢關,洛陽城的門戶就開啟了,董卓只要不想死的話就必定會退出洛陽城,因為洛陽城到處都是門閥士族的人,只要他們的聯軍包圍了洛陽城,隨便一家門閥士族的實力都可以做內應幫助他們開啟洛陽城的城門,所以洛陽城雖然是天下最堅固的城池,但對討董聯軍來說卻是天下最容易攻破的城池!
曹操這一通畫大餅,讓橋瑁,張邈,劉岱,鮑信和袁遺各個激動不已,要是董卓被他們打跑了,他們就是救國功臣了,他們必定會名垂青史!
於是在曹操的帶領下聯軍浩浩蕩蕩向滎陽開進。
而此時董卓的大軍也向著榮陽前進,虎牢關距離榮陽不過50裡,董卓一天就進入了榮陽城!
而後探馬就對他來報,說曹操帶領5萬大軍向著榮陽進攻!
董卓驚訝道:“曹操一個閹黨之後,居然還可以成為聯軍一方統帥,看樣子袁紹對他這個發小真不錯!”
當初董卓執掌大權的時候,雖然重視關東的門閥士族,但對曹操感官也不差,畢竟雙方都算是閹黨當中的人,董卓本還想要提拔一下曹操。
只可惜曹操見董卓廢帝有毒殺了何太后,就不願與其合作,他認為董卓在洛陽城的所作所為根本是在霍亂天下,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師洛陽。
曹操到陳留後,“散家財,合義兵”,第一個響應橋瑁的號召來討伐董卓。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