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豐收節(第2/2頁)
章節報錯
雖然幷州已經按照不下難民了,但草原還可以安置一些流民。徐偉只有把流民整編成為30個營的屯田兵,打算讓他們安置在,鮮卑人的王庭汗彈山附近,那裡水草豐茂,是一個放牧的好地方。
徐偉先讓他們在太原郡養好身體,正好從九月開始,整個幷州的糧食開始收割,徐偉乾脆讓這30營的屯田兵成為麥客,一人發一把鐮刀,幫助村民割小麥來賺點路費。
而在太原郡的百姓也非常同情這些災民,他們大部分人在一年前也和這些災民一樣,看到他們就像看到以前的自己一樣,他們或給點糧食,或給點布匹,儘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幫助這些災民!
就這樣30營的屯田兵,一個縣一個縣的收割,收割的同時不斷往北前進!很快就來到了,整個幷州的大糧倉馬邑!
馬邑的百姓也非常歡迎這批屯田兵過來幫忙,馬邑這裡的老部眾非常多了,大家都有各自賺錢的手藝,像養羊,還有織布的,家庭式紡織業在馬邑是非常火爆的,日常的工作就消耗了他們大部分精力了,到了秋收的時候就有點勞動力不足了。
當然即便是做其他的事情收益高,但馬邑的部眾也會在收穫的季節親自收割糧食,畢竟這些年藤甲軍範圍之外的地方,天災人禍不斷,讓大家非常重視糧食的收入,但這樣一來每到收穫的時候,整個馬邑就會非常忙碌,勞動力非常缺乏,現在徐偉帶來了十幾萬勞動力大家自然歡迎了。
徐偉也非常重視馬邑這裡的糧食收成,這裡的糧食關係到整個藤甲軍是不是可以吃飽!
徐偉看著壯實小麥高興道:“今年小麥的收成好像比去年還要高!”
“那是,現在馬邑的地經過我們幾年的修養,已經養熟了,地力非常高,今年的糧食畝產平均有5石,光一個秋收我們就收穫了超過2500萬石的糧食!而且農學院的學生還發現這鳥糞石的用發,土地當中施的鳥糞石越多,糧食的產量約多,在試驗田當中有畝產超過8石的小麥田!”
今年的秋收牽動整個藤甲軍高層,大家每人都分一個郡去督促秋收的情況,而王老漢分到的就是雁門郡,所以他他比徐偉還要早來到馬邑,組織大家秋收,為了保住秋收的順利,他甚至還關閉了不少工廠,而這也是大家為什麼歡迎這批屯田兵的原因!
而鳥糞石可以讓小麥畝產超過8石這點連他都不知道,徐偉驚喜道:“那為什麼不把整個馬邑的田地都多施鳥糞石,鳥糞石不夠,我們就讓範閒他帶領船隊去幽州挖!整個幷州的部眾都餓的面黃肌瘦了,現在糧食可以增產一倍,大家就不用在用糧票了。”
被糧食傷透腦筋的徐偉,沒想到還有這樣快捷的增產方法,要是整個幷州的糧食產量都有8石,他一個幷州就可以養活半個天下了!到時候天下的諸侯那什麼和自己爭天下!
王老漢苦笑道:“但這鳥糞石也不能胡亂施,有100畝土地就是因為施了太多的鳥糞石,小麥給燒是死了,現在那些學生還在想辦法弄出糧食增產最多,又不會燒死小麥的量!”
農學生他們發現施肥也不是不斷增加就可以的了,他們發現量過來就會燒死小麥,少量施一點增加的產量又不高,而且他們還發現鳥糞石施放的不多的時候,加大量可以增產,但增加多了,增產效果又不高,容易浪費寶貴的鳥糞石。
而且他們發現鳥糞石要配合其他的肥料施肥,糧食的產量才會增長的高,總之施肥也有很多種方法,以至於王老漢都如同聽天書一樣,聽的暈頭轉向。現在他們都在想辦法研究一畝地施展多少鳥糞石才是最合適的!
“不過我覺得現在的產量已經很好了,現在幽州,冀州有不少人都知道了鳥糞石的用處了,鳥糞石的價格直線上升,要施的太多了,超過了糧食增長的價格就不划算了,而且現在靠近幽州海岸線的的海島已經有好幾座都被挖空了,我擔心繼續這樣挖下去,子孫後代就要餓肚子了!”
徐偉苦笑道:“連自己都要餓死了,那裡還有什麼子孫後代!我們藤甲軍又不缺錢,缺的是糧食,要是明年整個幷州的糧食都可以畝產5石,大家就可以吃個飽飯了!”
其實現在藤甲軍的情況已經好很多了,從今年秋收的情況來看,全年的糧食產量已經超過了上億石,大概有一億兩千萬到三千萬石左右,而幷州說是有上千萬百姓,但實際上不過800多萬,加上藤甲軍的養的上千萬牛羊,糧食是足夠大家吃飽的。
而不放開糧食的限量,是因為藤甲軍被大漢這些年的天災嚇住了,黃河一氾濫就是幾百萬難民,幷州也有一些旱災,只是因為徐偉發動了幾百萬人修建水利設施,大家才沒有感覺到,但像王老漢這樣的老人卻可以透過下雨的天氣察覺。
而且草原上也不安穩,這兩年雪災不斷,只是因為藤甲軍的牧民大部分都開始定居放牧了,凍死的牛羊不多,加上凍死的牛羊又可以賣給馬邑,這讓牧民的損失大為減少,才沒有形成什麼災害,要沒有徐偉這些手段,現在馬邑就要等著鮮卑人來入侵了。
也多虧了徐偉主動出擊,自己佔據了大半個大漠,草原上的鮮卑人和其他胡人,打又打不過雷公,搶又搶不到,草原上的胡人為了活下去,就乾脆成群成群帶著部落來投靠雷公了,光今年就有超過30萬胡人投靠他。
偏偏徐偉還不能不收,因為你今天不收他們,明天他們就帶著刀劍來搶了,這和徐偉有多強的實力是沒有關係的,因為他們已經活不下去了,而這樣活不下去的胡人在草原上遍地都是,透過他們,藤甲軍的高層也察覺草原上這幾年天災越來越頻繁。
就是因為天災不斷,讓王老漢他們憂患意識增加,不存夠足夠大家吃一年的糧食,大家都不想放棄現在的糧票制度!而且存夠一年的口糧,王老漢他們也只打算稍微增加每個人的定額,只有存夠三年的存糧,才會徹底放棄現在的糧票制度!
王老漢笑道:“算了不說這些了,那些小子說了,他們會找到最適合施化肥的量的,我們等著他他們的好訊息就是了!”
徐偉看著這風吹麥浪的景象笑道:“這十幾萬屯田兵馬上就要去大漠了,以後還不知道要吃多少苦頭,正好這次馬邑豐收,我們一起都會弄一個豐收節,乾脆就拿出一些好東西,犒勞他們一頓,好讓他們在大漠上也有一次好的回憶!”
王老漢看著這一個個如此骷髏一般的災民,他們的樣子可比馬邑的部眾差多了,這2個月不到的時間還不足以把他們的身體養好,現在只能說他們勉強活著。
可以說這就是王老漢他們以前的樣子,王老漢想了想就點頭答應了。
在收購完馬邑的所有糧食之後,馬邑上下開始購買了大量的豬羊,準備歡慶這次的豐收,並且改善一下改善一下伙食!犒勞大家一年的辛苦。
王老漢去準備購買羊,而徐偉則找到了馬邑的養豬大王周邦國。
“老周,你養豬場開的怎麼樣了?”
周邦國看到徐偉驚喜道:“有渠帥你的幫助,那裡還會不好,現在我們的養豬場已經成為了整個幷州最大的養豬場了,不算小豬都好幾千頭豬,要算上小豬有上萬頭,整個馬邑想要養豬都要在我這裡購買小豬!
養雞養鴨場也開了十來家,每個養雞場都有上萬以上的雞鴨,這還多虧了渠帥你想到養殖蚯蚓的方法,雞鴨豬吃了蚯蚓的飼料一個個長的飛快,現在不少人在我們這裡購買蚯蚓,摻雜飼料當中給牛羊吃,牛羊也長的膘肥體壯,現在我們的飼料廠反而是最賺錢的廠子了,整個幷州都在我們這裡購買蚯蚓飼料!”
“你們養了多少蚯蚓?這麼多養殖場都消耗不完,還可以外賣?”徐偉都一臉吃驚,這才多久,蚯蚓都成為了一個養殖的生產鏈了!
周邦國自信笑道:“說少的話,只有一個工廠,就在養豬場不遠處,但說多也多,有上萬家!”
徐偉吃驚道:“上萬家,這怎麼可能?”
周邦國笑道:“我們發現蚯蚓很好養活,大家挖一個地窖或者用木櫃都可以在家中養殖,為了方便大家養殖,每戶都養殖了一些蚯蚓,而後只要弄一些幹牛糞或者草料,蚯蚓就會自己長大,這東西吃得多,長得快,我們從大家手中收到飼料廠當中。而後弄成雞飼料,豬飼料,或者攪拌在草料當中當中牛羊的飼料,有了這些飼料不管是雞鴨牛羊都長的飛快!
大家也都找到了活可以幹,現在我們從草原上購買牛糞,用牛糞來養蚯蚓,每家都有一片蚯蚓田就在自己家的小院當中,每個月光養殖蚯蚓就可以賺好幾百錢,再加上養殖場的每個月月俸和分紅,現在大家每一個有上千錢,日子也好過多了!這些都是渠帥你的功勞!”
徐偉笑道:“我只是開了一個頭,有現在的成績是你們自己辛苦做出來的,你們才是真正的功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