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混亂的太原郡(第2/3頁)
章節報錯
何進道:“糧食,馬邑即便被雷公經營的再好,但馬邑畢竟是貧困的邊疆,田地比起中原差太遠了,而雷公來到馬邑之後每年必定開荒,但偏偏雷公每年都會遇到戰爭,每次出戰必定是數十幾萬人,本將軍敢確定馬邑的糧草必定不會很多,而馬邑的青壯也不過20於萬人,只有我們四面合圍馬邑,不主動進攻雷公的部下,而是佔據險要之地和雷公打消耗戰,雷公必定缺糧而亡!”
靈帝奇怪道:“大將軍剛剛不是說雷公有上千萬石糧食,還有幾百萬牛羊,和雷公消耗,只怕是朝廷先耗不起吧!”
“咳咳咳!”何進這次真破防了,他說馬邑有千萬石糧草,不過是想要引起靈帝的貪念,所以才故意這樣說的,沒想到現在自相矛盾了。
這個時候劉虞解圍道:“大將軍可能是道聽途說了,下官在幽州多年,也經常探查馬邑的情況,雖然雷公一直在收購糧草,但這些年大漢歷經戰火,糧食也不多,雷公收購糧草一直不順心,馬邑的糧草大概有300萬,這些糧食雖然多,但卻不夠雷公部下半年吃的,要是朝廷的大軍真可以圍住雷公半年時間還真有可能剿滅雷公!”
何進則繼續說道:“陛下只要董卓將軍的3萬部下聯同幷州軍2萬郡國兵死守原平縣,再讓幽州的5萬屯田兵死守飛狐要塞,再徵調匈奴人三萬人馬進攻武州,這樣三路人馬,13萬大軍包圍馬邑,除非雷公逃到大漠,要不然他必定會被困死在馬邑當中!”
盧植卻不贊同道:“大將軍的想法是好的,但卻很難實現,這個包圍圈太大了,在上千裡的戰線上,要是雷公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這13萬兵馬根本不能相互支援!野戰不能戰勝雷公的部下,就根本不可能圍困住雷公。而且朝廷也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援13萬大軍半年的消耗,大將軍的戰略不過是空中樓閣而已!”
“臣以為雷公胸無大志,他佔據的馬邑對朝廷來說也不是心腹險要之地,就先讓雷公佔據好了,等朝廷平定中原的叛亂,休養生息之後集合整個大漢的國力,對付一個小小的馬邑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現在只要讓董卓帶領三萬大軍守住太原郡,不讓雷公在幷州肆虐就可以了!”
“不過大將軍的話也有理,雷公不能讓他繼續壯大下去,朝廷要卡住馬邑四周的關隘,讓糧食不能進入馬邑,這樣雷公部在卻是糧食的情況下就不可能發展壯大!”
靈帝自己想來半天,十三萬大軍打一場半年以上的殲滅戰,實在不是現在的朝廷可以支援的起的,可別雷公沒有耗死,反而先把朝廷耗死了,他對朝廷的國庫可是一清二楚的!
想了想靈帝說道:“大將軍要是真想打這一戰,就想辦法弄出100億錢吧,要不然還是讓董卓帶軍駐紮在太原郡算了,雷公還是以後想辦法解決!”
何進只要不傻就不會答應,反正他只是不想讓董卓在洛陽城四周,董卓安排在太原郡就不可以影響到他了,他也就不說了。
於是靈帝道:“那就按照尚書令的方法去做,下旨嚴禁糧食進入馬邑,違者將嚴懲不貸!”
“陛下聖明!”三公九卿道。
中平四年(公元187年,5月。
董卓的3萬大軍終於晃晃悠悠的來到了晉陽城當中,幷州刺史張懿帶來幷州的文武百官來城門口迎接董卓!
張懿看到董卓激動道:“董將軍你終於來了!”
董卓下馬道:“張刺史太客氣了,老夫一個粗人,來到幷州自然是聽從張刺史的吩咐了!”
同時董卓警惕不已,這麼客氣,他和張懿又不熟,這其中必定有陰謀!
但張懿卻沒有半分客氣,而是說道:“將軍來了就好,以後剿滅雷公的事情就交給將軍了!”
但董卓卻說道:“朝廷只是讓老夫駐守太原郡,但卻沒有讓老夫剿滅雷公,張刺史這命令,恕老夫無能為力了!”
“這就是太原郡的事!”一個六旬老漢鋪上來道。
董卓奇怪道:“張刺史,這位老丈是何人?”
張懿道:“這位老丈是郭家家主,他們家光2000石的太守就有3位,光為國捐軀的就有2位,可謂國之忠良!”
董卓恭敬道:“原來是忠良之家,不知道老丈有什麼吩咐?”
郭奮憤怒道:“雷公的部下,攻破了我的塢堡,掠走了我的私兵和佃戶和錢糧。我兩個兒子為國捐軀,現在已經沒有人可以幫助我了,董將軍可要為老夫做主呀!”
郭奮後面更是有不少老人開始哭泣並且說道:“董將軍要為我們做主呀,這雷公太欺負我們幷州人了!”
董卓面帶驚訝道:“大家都是被雷公攻打過?但老夫沒聽說雷公在進攻太原郡,而且就太原現在的情況也不像是經歷戰火的樣子!”
張懿這個時候只能尷尬的對董卓解釋道。
原來春暖花開之後,太原郡的官員發現雷公沒有繼續南下的想法,終於鬆口氣了,而後張懿命令呂布帶著從雁門關逃出來計程車兵,駐紮在原平縣監視雷公部的一舉一動。
而徐偉卻沒有管幷州上下的想法了。
春天到了,他先要給先要給幾百萬畝春耕,而後還要給幾百萬羊剪羊毛,忙的很,馬邑大量的工廠因為要春耕停止運轉。
但今年卻發生一件不一樣的事情了,雖然雷公在幷州的門閥士族眼中如同惡魔,但在老百姓當中聲望卻非常好,當初徐偉帶領20萬部眾橫穿整個幷州,馬邑的百姓都知道雷公不但說話和氣,而且買賣公平,一般都是拿出三倍的價格購買他們的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