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州城外,青雲山上。白雲嫋嫋,日光和煦。

清晨的陽光溫暖澄澈,剎那間,照耀萬里。

陽光落在高聳入雲的山峰上,韓通孤身一人在山澗中穿行。他看見一群小鹿在山間跳躍穿行,時而逗留溪邊,飲水嬉戲,時而快步林間,互相追逐。

一隻剛剛出生的小鹿,站在溪邊,正滿眼好奇地望著自己。站在山腰,韓通抬眼一望,只見滿眼都是青翠景色。草木扶疏,花葉繁茂。清泉汩汩,溪水淙淙。

時而有洪鐘大呂的聲音,在山間雲裡迴盪,鼓動耳膜,聞之令人心性澄澈,有一種心下空明,體自空寂之感。

韓通緩步青雲山上,舉目四望,只見蒼茫大地,浮浮沉沉,滿眼山色,鬱鬱蔥蔥。胸襟不禁豁然開朗,目眥盡裂,一股橫掃六合,吞併八荒的豪氣在體內來回衝蕩。

林間景色優美靜謐,瓊枝翠葉,時有鳥獸穿行其間,啾啾嘈嘈,欣然可愛。

偶然間可見一身道袍的男修女修,盤腿而坐,在林間修煉真氣。他們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心隨意轉,拋卻紅塵三千煩惱事,將全身的意志集中在氣海穴上,兩個呼吸之間,便有嫋嫋白煙從體內散發而出,蒸騰而上。

長髮無風自飛,衣袂翻飛,飄然若仙。

韓通一臉歆羨地看著這些修煉真氣的男修女修,心中滿是羨慕。

韓通沿著青石板鋪成的小路,拾級而上,漸漸地,便覺得天高雲闊,彷彿置身於雲海之中。

他低頭一看,只見幽幽白雲早已謙卑地臣服在自己腳下。四周雲海翻騰,浮浮沉沉,若汪洋大海,無窮無盡。時而有青色的山峰在雲海中探出圓圓的頭來,望之彷彿是一塊又一塊的島礁。

俯仰之間,韓通便到了來到了青雲門前。

有一青袍道童,站在青雲門旁,一見韓通上來,當即雙手掐訣,形若蘭花,口中喃喃不停誦咒。

韓通劍眉一皺,正在詫異之時,只覺得腳下土地不停湧動,似是地震一般。緊接著,一隻木人破土而出,立在韓通身前。

這木人三頭六臂,形態詭異。它一手持蓮花,一手持浮塵,一手持禪杖,一手持淨瓶,一手持符籙,一手持丹爐,神態威嚴,森然可畏。

正在韓通凝神細看之時,突然間,木人睜開了頭頂三隻眼睛,每隻眼中都閃耀著七彩的光芒,光芒刺眼,一時間竟然晃得韓通睜不開眼。

剎那間,那木人三隻眼激射而出的七彩光芒,將韓通的血肉骨骼,肌膚紋理,都清清楚楚地照射出來。

“七品玉骨。”輕袍小道童幽幽說道。

“還行,不算是好的資質,也不能說是太差,入了門庭,至少能斟茶遞水,洗衣掃地,鋪床疊被的事。”

“快請進吧,師尊已經等候你們多時了。”

韓通一聽小道童這樣評價自己的資質,一時間心念電轉,認為自己雖然資質不好,但總還能有些用處。他一時之間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難過。

韓通從小生活在青雲山下,潭州城邊的古槐村中。生父生母都是村裡老實巴交的農民,靠務農為生。平日裡耕種幾畝良田,勉強能夠餬口度日,故而雖然那韓通是家中獨子,但是也沒有過上太過奢侈的生活。

他自幼體弱多病,無法從事農活,再加上喜愛書籍,又愛那些《山海經》等怪力亂神的書,所以,常常望著那修仙聖地青雲山發呆,幻想自己有一天也可拜在青雲門下,做一個修仙者。

韓父韓母見韓通如此痴迷,又想鍛鍊他的體魄,便在他十四歲這一年,特別准許他進入青城山修仙練道。

這樣想著,韓通便走進了一處寬廣的仙殿之中。

此時,仙殿之中,人聲鼎沸,今日前來拜師之人,竟然有上百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