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書生端著一支毛筆,戰戰兢兢地交在韓通手裡,韓通將筆填滿了墨,嘿嘿一笑,說道:“你不是寫了一篇嗎?你看我,給你寫十篇。”

說著,韓通便趴在書案上,奮筆疾書起來。

他每寫一首,便由書生謄抄一首,分發給皇帝陛下和眾人,只見他寫第一首是一首小令《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眾人一看,瞬間便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歡呼之聲。特別是那一句“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把作者的柔情百轉千回地表達得淋漓盡致,意境極為高闊,令人拍案叫絕。

緊接著,韓通便又寫下了第二首詞《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眾人一看,這首詞竟然比剛才的還要濃情蜜意,特別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一句,一個苦苦愛戀,為了相思而衣帶漸寬的形象,躍然紙上,讓人讀後不禁讚歎不已。

第三首,韓通寫了一首《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眾人一看,這不就是描繪的我們的上元佳節嗎?這首詞上片寫元夕之夜燈火輝煌,遊人如雲的熱鬧場面,下片寫不慕榮華,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

眾人再一看站在一旁,如空谷幽蘭般清麗的水玲瓏,一想到,“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一句詩詞,不禁都遐想連篇,想象著這樣一位美人,在這燈火闌珊的上元燈會,驀然回首,不禁都被這美麗的意境深深震撼了。

但是,韓通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他繼續揮動毛筆,一首又一首地寫了起來。他的詞,或清麗婉約,或大氣磅礴,或豪情萬丈,或精緻細膩。眾人看著他如同一個仙人一般,一首一首地將那些神仙才寫的詩寫了出來。

終於,韓通寫到了第十首,只見他寫道: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燕辭歸、客尚淹留。垂柳不縈裙帶住。漫長是、系行舟。”

終於,韓通這一場詩詞的盛宴來到了尾聲。符太后看著韓通的詩詞,又看了看水玲瓏,心中說不出的嫉妒。

而朱風州手裡拿著韓通的十首詞,又看了看自己手裡的駢文,心中頓時覺得顏面無光,這一次,他是徹徹底底地敗了。

而溧陽公主手裡拿著韓通的詩詞,雖然她也激動的雙手顫抖,滿臉通紅,但是她還是不能表現出來,雖然她也喜歡這個雅痞的男人,但是,畢竟他早已心有所屬,而且他也替自己狠狠地出了一口惡氣,所以也不便再多加干預。

水玲瓏捧著韓通寫下的詩詞,走到韓通面前,低著頭,輕輕說道:

“你寫得真好,你的詞裡的那個人,都是我嗎?”

韓通輕輕地點了點頭,然後把嘴唇湊到水玲瓏耳邊,說道:

“我們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沒有做,這裡很危險,讓我先帶你走吧。”

說著,在眾人羨慕的眼光之中,韓通拉著水玲瓏的手,急速地向外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