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痞子拒絕了誘惑,做一個正直的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韓通手握戰刀,如同一個戰神一般,站在十萬大周將士面前。
雖然他只是一個小小的馬步軍副都指揮使,但是,在大周將士心裡,他就是他們的領袖。
韓通下令將其餘的趙匡胤餘黨逮捕,然後在眾人面前斬首示眾。
然後他對將士們作出承諾,眾將士平定叛亂有功,回到汴梁他會向太后為大家求得賞賜。只求大家不要驚擾百姓,讓大週一切如舊。
恩威並施,賞罰分明,雷厲風行,乾淨利落。
就連平日裡把韓通當成大老粗的同僚們,都對他刮目相看。
“士別三日,韓通已非昔日之韓瞪眼矣!”
大軍開拔回城,不出一日,便回到了他們朝思暮想的汴梁城下。
韓通、關大山和張大壯三人騎在高頭大馬上,遠遠看見城牆上早已列滿了士兵,他們簇擁著一個巨大的黃羅傘,看上去如同一個碩大的黃色蘑菇。
羅傘之下,矗立著一大一小兩人,在如血的夕陽之中,如同兩個墨點,鮮豔而刺目。
大的頭戴鳳冠,身著鳳袍,小的頭戴龍冠,身著黃袍。
這兩人正是大周帝國的符太后和皇帝郭宗訓。
自從趙匡胤將汴梁城中所有將士全都調走,符太后就戰戰兢兢,輾轉反側,沒睡過一個安穩覺。
她既怕北漢契丹聯軍太強,趙匡胤難以抵抗,也怕趙匡胤手握重兵,反叛起來,他們孤兒寡母,無所依靠,只能引頸就戮,任人宰割。
要知道,在五代十國,每一個節度使都手握重兵,起兵反叛之事比比皆是。
正如安重榮說的那樣: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耳。
前幾日,在汴梁城中的百姓之中,盛傳著一句讖語,那便是“點檢做天子。”
這件事,更是讓符太后的心,雪上加霜。
這肥頭大耳的趙匡胤,不會真的謀朝篡位吧,先帝對他不薄啊。
今日,前線的訊息一個接一個,紙片一般地飛了過來。一會兒說,趙匡胤已經黃袍加身,一會兒又說,已經有正義之士,將趙匡胤五馬分屍。大軍正在班師回朝的路上。
流言四起,一時間,難分真假。
茲事體大,關乎大周帝國的命運,於是符太后便拉著七歲的郭宗訓,來到了汴梁城上。
符太后遠遠地望著三個威武雄壯的軍漢,高舉著軍旗,手中各自提著一個金色的錦盒,向自己緩緩走來。
符太后凝神一望,確認了,那軍旗,是大周的。
也就是說,趙匡胤的政變失敗了。
在這一刻,這個只有二十八歲的女人的緊繃的神經,一瞬間,如同潰堤的洪水一般,徹底崩塌。她雙腿一軟,向後一倒,坐在了椅子上。
大周得救了。
眾將士見太后突然倒下,都驚慌失措,上前救駕。七歲的郭宗訓不明所以,趴在母親的懷裡,哇哇地哭了起來。
就在距離汴梁城牆五十步的時候,韓通帶領所有大周將士下馬,放下兵刃,跪在了符太后和皇帝郭宗訓面前。
兄弟三人將手中的金色錦盒開啟,錦盒之中赫然是趙匡胤,趙匡義和趙普的人頭。
韓通對著城牆高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