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若是有人站出來說青州民不聊生,那豈不是在罵皇帝景宏是個昏君?

那和找死有什麼區別?

“青州匪患嚴重,落草為寇的人數甚至比官兵還多,京城的那一位不但沒有訓誡景宣,反而任由他繼續作威作福,令百姓苦不堪言,賊匪日益增多。”

“或許,這正是那一位希望見到的。”

歷經今日之事後,粱不義對青州狀況有了更深的理解:

“匪患嚴重,那一位便可以用百姓餵養妖物,事後再將罪名安到賊匪頭上,以此來隱瞞妖物吃人一事!”

“那樣一來,不管青州多亂,他都是高高在上、人人敬仰的開國皇帝,百姓們只會埋怨青江王景宣甚至皇帝景宏,而忽略了真正的罪魁禍首!”

“等到那一位養的妖物吃夠了人,那麼他便可以站出來大義滅親,撥亂反正,並假稱自己數十年來一直在閉關,所以對外界一無所知!”

“不明真相的百姓多半會高呼聖明,對景氏一脈越發死心塌地!”

“而為了愚弄百姓,確保皇權永固……”

“那一位定會設法將知道他豢養妖物吞食百姓一事的所有人都滅口!”

想到這裡,粱不義內心不由生出一抹恐慌。

他看向前方江面,將目光投向了正在和賊寇作戰的青州官兵身上,想要看個究竟,看看對方是不是另有目的,後頭是不是藏了更多的援軍!

除了他以外,熊琿、姜琅琊等人也在默默觀望。

他們都選擇了作壁上觀,沒有上前幫助賊寇或是官兵的任何一方。

且不說這是青州的內事,以他們的身份不便插手,就算是要插手……

幫哪一方?

青州官兵?

幫他們欺壓百姓?那自己等人在江湖上的名聲可就臭了!而且人家佔據人數和裝備上的優勢,根本不需要幫,幫了也不一定領情!

至於幫賊匪……

無論他們有什麼苦衷,這群人的身份都是反賊,幫他們殺官兵,那豈不是等同於謀反?

“你們說……”

粱不義掃了一眼四周,疑神疑鬼道:

“這會不會是一個誘餌?”

“這大晚上的,哪有那麼碰巧,剛好就有一夥官兵和一夥賊寇被我們撞上了?還在我們眼前打得不可開交?”

“要我猜測,青江王說不定正率領上萬軍隊在暗中觀察著這一切呢!只要我們之中有人忍不住插手此事,他便會率軍殺出,以反賊之名,將我們一網打盡!”

但這個猜測很快便被姜琅琊否定了:

“不。”

“以景宣的脾性,若是鐵了心要將我們留在青州,大可以直接率軍圍住船隊,又何必多此一舉,搞那麼一出把戲?”

“況且,若是有大軍藏在附近,一定瞞不過我們的耳目。”

“……”

粱不義皺了下眉,隨後點了點頭。

確實,拒北王世子身邊那個小丫頭是花滿樓的人,這在江湖上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有一眾花滿樓殺手在周圍打探情報,景宣不可能悄無聲息地將大軍帶到附近。

更何況,要徹底除去這支船隊,至少要大幾千人,而要在青州徵調這麼一支部隊,不可能不走漏一點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