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煜很喜歡這一句話: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他有著令人憎恨也令人熱愛、令人發笑也令人悲憫的人性。

而他最不喜歡的一句話則是:人人生而平等。

他帶著諷刺的語氣,融入到了歌聲裡……

“都說生命可以不分貴賤,可有人生來就被叫做少爺。”

“有人只能看著地面,抬頭都是些骯髒的嘴臉。”

“勵志要走社會的前列,可總是敗在勢力的面前。”

“肺腑之言,抱歉……”

這一段歌詞,張旭東聽聞感同身受。

因為他也曾有過這麼勵志的想法,可到頭來卻三番兩次敗給現實。

不管他再怎麼努力,也始終無法取得成功。

可有的人,即便不用努力,成功的大門也始終為其敞開。

而這樣的大門,永遠不會開給像他這樣努力的人。

這也是他淡出歌壇,退居幕後的主要原因。

餘煜繼續彈唱著,那略帶滄桑的嗓音,富含了故事情節……

“我想忘了從前的一切,做一個凡事不問的俗人。”

“從今天起遠離人群,做一隻狡猾的狐狸。”

“那天我雙手合十,看著鏡子裡狼狽的自己。”

“我用了一半的青春,來思考做人的道理。”

“對不起,年少的自己。”

“行千萬裡,再別忘了初心……”

《生而為人》,這首歌表達出了無數成年人的心聲。

我們曾經的年少輕狂,如今都變成了“鏡子裡狼狽的自己”,那一句“對不起年少的自己”,便是我們成長付出的代價。

那時的我們,沒有經歷過社會的毒打。也曾強出過頭,也曾自以為是。

如今想想,可笑可悲也可嘆。

餘煜結束了彈唱,看著沉浸於歌聲故事裡的張旭東,開口打斷了他的思緒回憶:“怎樣,這首歌還行吧?”

張旭東回過神來,哼氣道:“歌還可以,但不屬於民謠!”

餘煜問:“你說這首歌不屬於民謠,那什麼樣的歌曲才能稱得上民謠?”

張旭東認為:“民謠,指的是賦予民族色彩的歌曲!而你這首歌,並沒有民族色彩,所以跟民謠無關,只能歸類到流行歌曲當中!”

言下之意就是你連民謠是什麼都不知道,也好意思誇大,讓我聽一下什麼才是真正的民謠?

餘煜聽到張旭東的回答也是笑了:“難怪你最近幾年再也創作不出優秀的民謠歌曲,原來你對民謠的認知還停留在傳統民謠的侷限之中!”

張旭東不屑道:“你不懂民謠就別在這裡瞎扯!我學民謠的時候,你還在穿著開襠褲玩泥沙呢!”

餘煜決定給他上一課:“不好意思,民謠指的是民間流行的歌謠,而不是民族流行的歌謠。

你對民謠的認知,還停留在傳統民謠民歌上,所以它無形中限制了你的創作思維,導致你的創作思路得不到轉變,一心只想著該如何才能表達出所謂的民族色彩!”

張旭東眯起了眼,心想難道真的是我落後了嗎?是我跟不上時代的變化了嗎?

可民謠不就是我所理解的這樣嗎?什麼時候民謠歌曲還被冠上“傳統”二字了?

餘煜接著道:“在我看來,民謠可以分作兩類,一類是你熟知的具有一定民族色彩的傳統民謠,另一類則是正在興起的,具有一定生活氣息的現代民謠。

而現代民謠,又可分為校園民謠跟獨立民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