噠噠~

當那道熟悉的身影出現在關上後,下方大軍中的董卓一雙眼眸充滿了恨意,怨毒的瞪著這個身影。

“呂布賊子!汝這不忠不義之輩!”

呂布賊子!汝這不忠不義之輩!

三千士卒齊齊怒喝下,頓時響徹天際,雙方大軍更是都聽的清清楚楚。

而關上本來對於董卓還有些愧疚的呂布頓時怒了,更是怒而生笑的大步走向了城頭。

望著那道粗獷雄壯的身影,眯著眼的呂布暗暗嘀咕,瘦了不少,比在虎牢關那時的肥胖相比眼下還真有年輕時幾分神采。

“董公!”

董卓雖待他不薄,可卻一直防備著他,甚至都已經暗中有計劃削弱他。而原本時間長河中,董卓還真削了他的大部分兵權。

屹立在函谷關上的呂布微微一拱手,直接對著那道身影大喝道:“董公!當初汝若救駕封賞回西涼何曾有今日,大漢豈會亂!”

董公!當初汝若救駕封賞回西涼何曾有今日,大漢豈會亂!

函谷關上計程車卒同樣不遜色,整齊劃一的重複著他們主公的話,起聲勢更是蓋過了關下的董卓軍。

一個居高臨下,一個抬頭仰望,二人目光相視下,董卓殺意升騰。

“哈哈~忘恩負義之輩,老夫憐汝一聲本領賞汝赤兔寶馬,拜將封侯,汝當真是狼心狗肺,見小利而忘大義。”

“哈哈~董公之恩,布牢記於心,但國恩大於私恩,自古忠義難兩全,布只能為大義而舍小義,為大漢而舍董公。”

二人你來我往唇槍舌劍,更是令雙方將士眼花繚亂。

賈詡更是暗暗驚訝望著自家的主公,變化的太大了,不僅僅是口才,還有那有條不絮的思緒。

在大明王朝不知經歷了多少大陣勢了,區區這點呂布還真是輕鬆應對。

你董卓提恩情,他也毫不避諱,但是和國家大義相提並論,他呂布的名聲算什麼,堵的董賊是死死的。

關下的董卓怒火中燒大罵不已,然而隱藏在軍中的李儒卻心驚不已。

抬頭望著那道熟悉的身影,雖然看不到表情,但李儒卻聽出了對方那有條不絮的思路。

何時呂布如此恐怖!如此穩重!

難道這一切當真是呂布所為?更或者手背後有高人?

從一開始李儒絞盡腦汁思索下,他暗中甚至猜測,呂布只不過是一把刀,他沒有這麼聰明,眼光也沒有這麼狠辣。

直至何太后在長安復辟後,他還暗中認為,這一切恐怕都是這個女人在暗中操控一切。

但今日,他卻有些懷疑!一個人能藏住野心,難道還能將自己的智慧和性格藏一輩子嗎?

這才是李儒震驚想不透的地方,李肅和呂布同鄉,同時根據幷州人來說呂布的為人,一個人怎麼可能變的這麼快。

“哈哈~董公,布不敢忘大義,更不敢忘記自己的身份。”

呂布這一句已經是在罵董卓忘記了自己是大漢的臣子。

一時間氣的董卓火冒三丈,怒吼連連,這一幕落入在李儒眼眸中後,黯然的搖頭。

這已經不再是曾經他視為明主的董公了,他親眼目睹了權利的可怕,也目睹了人心的脆弱。

董卓從一個雄心壯志的明主進入洛陽後,隨後志滿意得下漸漸驕縱,可這還沒什麼。

在政治交鋒完敗後,卻自暴自棄陷入了紙醉迷金的慾望中,緊接著又瀕臨絕境彷彿喚醒了這頭暮年的雄獅,然而這頭雄獅已不再是曾經充滿睿智的獅王了。

眼下的董卓是一頭暮年易躁易怒,失去雄心壯志的暮年獅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