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以後文武百官紛紛心向這位相對來說仁慈的皇太孫,未來的新君。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歲,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廟號太祖,葬於明孝陵。

傳位於新君嫡長孫朱英(呂布),自此新的大明王朝開始。

次年,繼位的新君朱英(呂布)釋放被囚困了長達三年之久的大將軍藍玉。

奉天殿!

坐在象徵著天下王權龍椅上的朱英(呂布)露出了野心勃勃的一面,興奮的撫摸著金色的龍椅。

“呵呵,看在皇爺爺的面上,呂氏一族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比之以往成熟穩重多的朱英(呂布)冷漠的下達了皇令,呂氏一族被查出問題,流放邊疆,朱允炆則以罪名廢為庶人,禁錮在安徽鳳陽,他的母妃呂氏則被囚禁的後宮之中,雖有太后之名,卻終生無法再見自己兒子一面。

次年改元英武,年號英武年。

英武元年,朱英大祀天地於南郊,奉太祖配,修《明太祖實錄》;二月,追尊其父朱標為孝康皇帝,廟號興宗,嫡母常氏為孝康皇后。冊妃馬氏為皇后。封其弟朱允熥為吳王。

還詔告天下,求賢訪能,推行一系列有利於民生的措施,賜給年老的百姓米肉絮帛等物資,令官府收養鰥寡孤獨廢疾者。同時重農桑,興學校,考察官吏,賑罹災貧民,蠲免賦稅等,又令侍郎暴昭、夏原吉等二十四人充採訪使,分巡天下。

在朱英削藩的過程中,朱棣也為起兵造反做了充分的準備,英武元年六月己酉,燕山左護衛千戶倪諒將朱棣密謀兵變的訊息上報,朝廷下詔逮捕燕王府官僚,旗校於諒等人因此被誅殺,而北平都指揮張信則背叛朝廷,投降了朱棣。

燕王朱棣誓師抗命,下諭將士,打著“清君側”旗號起兵“靖難”。史稱“靖難之役”。

奉天殿的朱英當即令藍玉為三軍大將,統率兵馬二十萬征討各地不服藩王,同時更是親自領兵三十萬御駕親征,欲一戰而平定天下。

最終一場大戰,大明新君朱英以雷霆之勢橫掃謀反的朱棣,奠定了其在大明王朝的無上威嚴。

自此浩浩蕩蕩的削藩屠刀舉起後,天下在無人敢反。

大明帝國迎來了第二位君王的治世,其在位的一生更是被尊稱為戰爭之帝。

大明帝國的第二位君王,剛剛繼承削藩平定天下剛過三年,天下民富國強之時,大肆徵兵。

其在位一生,親征蒙古三次,其餘兩次皆是朝廷大將。

大明帝國四周的附屬國稍有不遜,便是發大軍討之。

其在位共計五十年,一生征戰,大明帝國兇威赫赫威震四周附屬國,然在繼位三十年後,民生凋敝,恍然大悟下才選擇了休養生息,自此大明帝國開疆拓土的腳步暫時停下。

英武大帝一生譭譽參半,前半生被號稱是馬背上的帝王,南征北討雖打出了大明帝國的神威,但民間貧瘠,後二十年休養生息,大明國富民強,史稱英武之治!

英武大帝享年八十有一,在奉天殿傳位餘當今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