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快工程進度,招標時‘校舍加固一期工程’按照行政區域,一共分了大大小小七八個標段。

標段中體量最大的自然是縣城區域。

小鹿的二伯林智彬眼看侄女婿的門路走不通,最終還是按照正常流程參與了競標。

並且中標了縣裡大樹坪鄉所屬十餘所中小學校舍的加固工程。

這個規模的工程,對於林智彬來說,有些食之無肉棄之可惜的感覺。

總造價700多萬,做下來大約能有近百萬的利潤。

但要帶著工人鑽進山溝溝裡待上幾個月,也是相當辛苦的。

不過要是讓他放棄,他也不捨得.......

再者,聽說善巧接下來還會有二期、三期的工程,現在撂了挑子,接下來人家甲方可不會再和他合作了。

想起這個甲方,林智彬就氣的牙疼.......

“老林,我在吳都的時候聽說你和甲方有親戚,怎麼就撿了這麼個小活兒?縣城的那個標段造價最高,你親戚沒留給你?”

一個面板曬的黝黑精瘦中年人湊過來,散給林智彬一支菸。

本次工程的承建方,大多都是來自吳都的老鄉,互相早就認識。

“老李,你不看著你的工地,跑我這兒來幹什麼?”林智彬接過煙,奇怪道。

老李是隔壁鄉標段的承建商,按說沒事不會晃悠林智彬的工地上。

“是這樣......”

老李拉著林智彬來到一個僻靜揹人的地方,這才小聲道:“甲方的施工圖,單是加固柱子就要用22#的鋼筋。

蓋棟十幾層的框架結構,大梁也才用22的鋼筋,現在這種兩三層的小樓用這麼粗的鋼筋完全沒必要啊。”

“別繞彎,有事就說。”林智彬馬上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換成20#的鋼筋也完全夠用.......”老李小心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工程監理那邊怎麼說?”林智彬直接問道。

老李能提出這件事,說明他已經疏通了監理那邊的關係。

“監理這邊自然是要花點錢的,但這錢不能讓我自己出。咱們幾家承建方把這筆錢分攤一下.......”

這才是老李主動找到林智彬的主要原因。

“其他幾位老闆什麼意思?”林智彬謹慎的多問了一句。

“他們都同意了。就差你自己了.......”

“既然這樣,那就一起吧。”

“哈哈,好。好不容易來你這兒一趟,我去車裡拿瓶酒,咱哥倆今天喝點。”

得到了想要的結果,老李笑呵呵走向了自己的車子。

其實,以林智彬的工程總量,22#換20#鋼筋所能省下的錢也不多。

但林智彬願意和大家一起這麼幹,還是因為他自認為深知‘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

如果別人都做了,他不做,那差不多就等於是自絕於同行們。

更關鍵的是,在具體施工上,承建方總會覺得設計方什麼都不懂,只會按照書上的標準執行,完全不懂變通。

就像林智彬身後這棟三層教學樓,新建時樑柱內用的才是18#鋼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