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點,錢江衛視新聞製作部副主任兼主持人馮雯準時抵達吳大。

結束了對李校長的採訪之後,她在團委劉主任的陪同下來到‘餐補計劃理事會’辦公室。

“歡迎馮主任蒞臨指導。”

方嚴帶著一眾理事會成員站在門口迎接。

長期供職於官媒,四十歲的馮雯熟知各種套路。

今天來吳大的任務,也是受一位老領導所託。

按照以往的經驗,這又是一次宣傳。

這種事嘛,學校搭臺, 不知名的大人物整合社會資源,推出李校長和眼前這位名叫方嚴的學生收穫名望。

皆大歡喜。

想來,這位年輕人背後應該有點什麼背景。

方嚴作為地主,大概向馮雯介紹了一下整個計劃和理事會的組織結構。

“你們這個補助方式倒是新穎,也很接地氣。”

搞懂了餐補計劃後,馮雯讚許道。

世人攘攘, 皆為名利, 能在求名的同時,真正做些實事, 已經很不錯了。

“方同學,你們這個計劃只覆蓋吳大和吳師大麼?”

正式開始採訪前,馮雯忽然問道。

她是吳都工商大學新聞專業畢業的,有這種好事也想為母校爭取一下。

“為了不讓餐補計劃變成一場運動式的曇花一現,我們必須考慮持續性的問題。所以目前我們的能力暫時只能覆蓋這兩所高校。”

方嚴接著道:“以後一旦有了更多資金,我們會考慮覆蓋全吳都。如果馮主任的這次採訪能吸引更多有社會責任心的企業加入這個計劃,對於整個吳都高校的貧困學子都是一樁善舉。”

方嚴強調了一下采訪的重要性,自然是希望錢江衛視的報道越正面積極越好。

馮雯笑著看了他一眼,沒接茬,卻問道:“你們這個餐補計劃的運營費用佔比多少?”

這個問題很尖銳,但現在還沒有開啟攝像機,也算馮雯給他留了面子。

畢竟餐補計劃的資金是向企業募集而來的,很像那種公募慈善基金。

但現在國內剛開始流行公募基金,亂象叢生。

有些賬目混亂的基金,管理方的運營費用能佔整個基金的30%——50%。

其中會滋生多少蛀蟲.......

就算運營費用佔比少的慈善基金,費用也普遍在10%左右。

這已經算良心的了。

方嚴轉身向夏素素招了招手:“素素,把你學姐整理的賬目拿過來。”

在場的有團委主任, 還有電視臺的大人物, 第一次參加這種場合的夏素素很緊張。

但還是小跑著把賬本交給了方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