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已經處於食物鏈頂端的人來說,最敬畏的只剩下自然。

風火雷電雨,前幾樣來勢洶洶,可能頃刻間奪人性命,秋雨無聲,卻最是纏綿,秋雨看似毫無殺傷力, 卻在悄無聲息之間緩緩帶走生物身上的熱量。

在這片寒冷的土地,身體失溫,可比普通的外傷要恐怖太多了。

凝望天空,雲層不知何時已經被染成了黑色,烏雲之中有電光流轉。

“又要下雨了嗎?”

李譜喃喃自語。

他不禁將目光轉向工棚。由於整張熊皮過於厚重而巨大,一個陶罐根本鞣製不完熊皮,所以除了陶罐裡泡著的熊皮之外, 工棚上還掛著剩餘未處理的部分。

這部分熊皮一直處於被烘烤狀態,只要保持乾燥,應該還能夠儲存很長的一段時間。

原本打算等新的鞣酸製作出來,便開啟新一輪的鞣製,現在面臨這種情況,李譜心中忽然對剩下的熊皮用處有了新的打算。

“可能是之前透支了好運,現在我的運氣實在是不敢恭維。剛準備出門,就遇見天氣變化。”

“秋季是細雨綿綿的季節,雨水小而細卻又綿長。寒冷的雨水不僅要帶走我身上的熱量,最重要的是會浸溼我的衣物。羽絨服被水浸溼後,哪怕重新曬乾,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保溫效果。”

“下雨,無疑是限制了我的出行!”

“但我的行動不能總是被大自然左右,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起反抗,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所以,我必須要製作出一些避雨的工具。”

“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 雨傘只是一種較為尋常的物品,不僅隨處可見而且還觸手可及。”

“但我們先祖, 在與大自然的抗爭中,最開始卻只有樹葉遮雨, 但在生產力極度落後的遠古時期,能夠想到使用樹葉,已經算得上與大自然鬥智鬥勇的結果。”

“真正意義上的雨傘,應該是出現在西周時期,人們用絲綢和棉布來製作雨傘,其靈感其實源於貴族馬車上的傘蓋。也就是傳說中亭亭玉立如華蓋那種華蓋。”

“由於雨傘製作工藝複雜,所需材料非常稀缺,實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雨傘只存在於貴族手中……”

說到這裡,李譜心中不由微微一嘆,古人的生活實在太艱苦了。

“那時候的生產能力非常低下,大量的勞力換來的確是低能的產量。烈日和下雨還能靠身體硬抗,扛得住就活,扛不住,一旦生病,一個家庭就會慘遭重創。而一旦遇見極端天氣,一年到頭來的努力, 往往就會付諸東流。”

“所以, 想要有穩定的生產力,避雨工具必須要製作出來……”

【原來我那總是莫名其妙失蹤的雨傘在古代竟然這麼有來頭?】

【那可不, 現代好多便宜實用的工具,拿到古代去都是達官貴人們難以想象的神器。簡單的說,我拿個手機回到古代,還不輕鬆換成等同重量的黃金】

【所以,這世界上最賺錢的生意就是倒賣現代物品到古代?】

【拉倒吧,還倒賣呢,你拿著手機回古代,能不能活著走進城裡還兩說,那種時代的治安跟現代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俺覺得吧,還是把古代的古董賣到現在更值錢……】

平復李譜繼續道:“而由樹葉演變進化而來的斗笠、蓑衣,才是老百姓遮風擋雨的必備雨具。”

【所以,譜哥這是要打算做斗笠和蓑衣了?】

【蓑衣俺倒是沒有意見,找點野草編起來就可以做了,但恕我實在想不通斗笠該如何製作?】

【難道說,譜哥這是要展示篾匠的活了嗎?】

【我絲毫不懷疑譜哥的實力,正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牛逼的篾匠也不能憑空造出竹子來吧?】

【我看譜哥一直盯著熊皮,有沒有那麼一種可能,他正在考慮是否繼續從事皮匠這份有前途的職業。】

對於自己的目的,李譜毫不猶豫的點頭承認。

“確實,我正有此意。除了常規的絲綢和棉布外,皮革也能製成雨傘。”

“按理說,短面熊的皮非同一般動物的毛皮,不管是重量和厚度上都不適合製成雨傘。如果非要使用這種重量的皮革製作毛皮,它的傘架就必須能承受一定的重量,這樣一來,傘架自身的重量也會提高。”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出門的時候打上一把重達十幾斤的雨傘,會是怎樣的感受?是不是有感覺了?”

“很明顯,十幾斤重的雨傘,普通人並不方便隨身攜帶。”

“好在我別的沒有,就是有一身使不完的蠻力。用熊皮製作雨傘多出的那一點重量,並不會給我帶來任何的不便。”

說到這裡,李譜心中已經有了一套關於熊皮雨傘的設計方案。

先拿出一張熊皮簡單的測量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