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了豎穴窯,燒陶變得容易了很多。

把所有的陶器逐個放進窯室,再用樹枝和著泥封上室口,只留一個出煙孔。

砍了一大堆杉木,感覺木柴差不多已經夠用,李譜便引燃了火室內的木柴。

“用窯燒陶和平地煅燒法相比,完全是兩種體驗。果然經過幾千年發展和改良, 燒陶技術的進步不僅僅是停留在字面上那麼簡單。”

看著火室中越燒越旺的木柴,李譜非常的欣慰。

“最直觀的就是火室與窯室分開,操作簡單了很多,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添柴時損壞陶器了。”

火室的柴火熊熊燃燒,火光閃耀著,在黑夜之中格外亮眼。

拿出短面熊背筋和腿筋,李譜便守在火室旁搗鼓起來。

“想要製作一把好弓都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 就拿古代的巔峰製作牛角弓來說吧,想要製作出一把牛角弓, 需要經過100多道工序,耗時23年才能製作成功。”

“元朝的蒙古鐵騎,便是靠著牛角弓橫掃了亞歐大陸,可見其鋒芒!”

“步入工業社會後,現代複合弓取代了牛角弓的地位,其所需原材料和製作工序就變得更加複雜。”

“由於受制於材料,我打算先製作一把最簡單的直拉弓。”

“直拉弓雖說只是最簡單的入門級弓箭,但我採用最頂級的材料製作,效能上應該會超出普通的直拉弓不少。”

短面熊的背筋烘烤乾後兼具強度和韌性,加上自然的彎曲,是天然做弓的原料,不用做太多的加工。

熊腿筋韌性十足,能帶動重達一噸的短面熊, 它的強度毋庸置疑。

將腿筋撕成一股股細筋, 再用編織的手法編成一股細繩,弓弦的材料就準備好了。

古人用牛角牛筋製作弓箭有如此威能, 今天直接用上這種等級的材料, 李譜也不清楚做出來的弓箭會達到什麼程度。

沒過多久, 一把外形粗獷的直拉弓就製作出來了。

拉動弓弦,毫無壓力成了滿月狀,隨即鬆開弓弦。

只聽見“嘣”的一聲,長弓已經恢復原狀,只是從微微顫抖的弓弦上,還能看出剛剛發生了什麼。

“非常不錯!”

臉上不吝滿意之色,李譜不禁讚歎道:

“沒有辜負頂級材料,這弓恐怕已經有四石之力,對付一般的野獸已經綽綽有餘。哪怕再無聊巨星短面熊,只要箭頭給力,我就擁有一戰之力!”

【就這破弓能有四石之力?這不是扯淡嗎。】

【雀食,我承認這弓材料挺不錯。但就譜哥拉的那一下,看上去輕飄飄的,一點拉力都沒有,說是四石強弓有些牽強了。】

【我懷疑你們不是被降智,就是在故意釣魚,不然怎麼會說出這種石樂志的話。強弓再強,在譜哥手上還不是跟玩一樣。】

【看破不說破, 做人留一線, 日後好相見!就你這麼一提,我特麼一賠五的獎勵瞬間就變成一賠一了】

“說到箭頭,目前沒有什麼比短面熊的骨頭更合適了。”

“我曾經講述過,熊的骨密度比老虎還要大。所以,我們只需要把熊骨進行簡單的打磨,就能得到出威力巨大的骨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