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林軒,已經從地上站了起來。

他的目光看向遠處的劍門關,渾身散發出一種無形的氣勢,跟周圍險峻的山峰和蜀道融為了一體,令人心情莫名激動。

他聲音變得越來越豪邁!越來越空曠!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聲浪滾滾,在崇山峻嶺中來回震盪,響徹四方。

那種畫面。

那種氣概。

幾乎每一個人都被震得心在發麻。

論豪邁,論氣勢,華夏上線五千年還沒有人能夠在詩詞上勝過李太白。尤其是面對著蜀道這種天然的險地,李白更是將詩句中的豪邁氣勢發揮到了極致。甚至憑藉這首詩才得到了賀知章“謫仙人”的讚譽,讓謫仙人的稱呼傳遍天下,繼而流傳百世。

聽不懂?

沒關係!

李白的詩不論你是否能聽懂,都能夠給人一種靈魂的衝擊。尤其是此刻林軒站在蜀道上,整個人融入了蜀道之中,所以朗誦起來更是多了天然的意境。

一句句詩彷佛在天地間震盪,聽得每一個正在看電視的而觀眾心都在沸騰。

“臥槽!”

“媽呀。”

“軒哥又來了?”

“又是一首讓我靈魂戰慄的詩。”

“頭皮發麻。”

“……”

陸成再一次撲到了電視機前,驚撥出聲:“好一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就憑這句話,便讓劍門關的險峻躍然而出,令人心生嚮往。這小子,他真的沒有創作瓶頸的嗎?”

劉季虹搖頭喟嘆:“服了,再次服了。好一個《蜀道難》,端的是將蜀道的崢嶸、突兀、強悍、崎區等綺麗驚險和不可逾越的磅礴氣勢清晰展示了出來,顯示出了蜀道和劍閣的雄偉。尤其是運詞豪放灑脫,若沒有大胸襟、大抱負、大氣魄,根本沒辦法寫出這樣的詩。”

沉青感慨:“這首《蜀道難》跟當初林軒在壺口瀑布吟誦的《將進酒》氣勢上幾乎不相上下了,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更勝一籌。”

馬培明等人,臉上表情同樣複雜。

普通觀眾聽不太懂林軒的《蜀道難》,可作為華夏文學大師的他們,要聽懂林軒的詩,基本上沒有多少難度。所以更加能夠感受到這首詩的驚豔。

現場。

林軒一氣呵成,朗誦完畢。

他站在懸空的棧道上,目光睥睨,看著遙遠的地方。

一瞬間,現場變得鴉雀無聲。

直到良久後,林軒才收回目光,微笑道:“雖然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但我們的目標是——”

“登頂劍門關!”

眾人大喊,接著便笑成一片。

看直播的網友們同樣哈哈大笑。

“哎喲,軒哥你要不要轉折這麼大。”

“笑死我了。”

“剛剛我還在震撼《蜀道難》的氣勢呢,結果下一秒一口水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