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當網路上的歌迷依然在熱烈議論著《蒙面歌王》的兩大決賽話題時。

番茄臺在晚上八點的黃金廣告時間,忽然播出了一則廣告訊息:“死神全俄文版《星星》已經於昨日在全網釋出,並且同步登上了北俄音樂平臺。與此同時,這首歌還在島國、棒子國、灣灣以及東南亞等諸多國家和地區的音樂平臺釋出,在這些國家的歌迷們可以登陸音樂平臺聆聽來自星星的聲音。”

在訊息後面,赫然是《星星》的全俄文版本。

整個廣告長達二十多秒。

如今番茄臺的廣告已經是一個天價水準,可即便是這樣,為了宣傳林軒的《星星》,臺裡高層依然騰出二十多秒的時間,從這便可以看出來番茄臺對林軒的重視。

同一時間。

在大貓短影片平臺,所有使用者只要開啟APP,就會彈出死神《星星》登入北俄、東南亞等數個國家音樂平臺的訊息。

由於《蒙面歌王》的影響力,番茄臺的收視率已經在同時段冠絕華夏。

至於大貓短影片平臺,其日流量更是高達數億。

兩者結合起來的廣告效應有多大?

難以估量。

因此當廣告打出後不到十分鐘,這個訊息便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席捲全網。

首先是歌迷們,看到訊息後一個個以為自己看錯了。

“什麼?死神的《星星》上了國外音樂平臺?”

“他特意錄製了全俄文版的歌曲?”

“這首歌在北俄釋出我還能理解,可為什麼在日韓、灣灣等這些東南亞地區釋出?我實在有點不理解。”

“死神這一波有點太著急了吧?”

“我也感覺死神這次有些飄了。”

“……”

歌迷們都陷入呆滯。

國外音樂平臺啊!

死神這是瘋了還是傻了?

他們誰都不可否認《星星》的優秀,不然這首歌也不會在半決賽最後一場比試的時候以碾壓性的票數拿到第一,甚至將天魔都壓了下去。

但歌迷們深深知道華夏歌曲的侷限性。

在國際上,華夏歌曲幾乎可以說沒有絲毫知名度。對比起島國音樂、棒子音樂在亞洲甚至歐美歌壇全面開花時,華夏歌曲卻沒一首歌能夠在國際上站穩根基。

或許是文化背景原因。

或許是國際環境原因。

或許是歌曲質量原因。

反正許多想進軍國際歌壇的華夏歌手,即使有資本的力捧,但最後幾乎全都鎩羽而歸,沒有在國際歌壇掀起半點浪花。

甚至徒然成了國際笑柄。

當然,林軒在前世看到過新聞:前世有某個小鮮肉的歌曲還獲得過格萊美獎,然而這首拿到格萊美的歌曲卻無論是在華夏還是國際上都毫無知名度,甚至這樣重大的事情在華夏卻無人問津,實在讓人笑掉大牙。

正因為有著上面敘述的種種原因,所以看到死神的歌曲在國際上十多個國家的音樂平臺釋出,歌迷們並沒有多少歡呼,反而充滿了質疑。

至於歌壇,則反應更強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