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移民(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現在最重要的是把居住地給規整好嘍。
等所有人都有了容身之地,那再想其他的事兒。
反正現在他們有上頭養著呢。
吃的穿的用的,全都由上頭髮放,就是明年開春後耕種的種子,那都由上頭髮。
只不過他們也用不著把住處規整了之後,就一個個開始窩在家裡貓冬。
就是冬天裡,齊魯這邊也有的是活兒幹!
光是兗州這邊搞得那幾個水泥廠,就夠多少人攀交啦?
拉料的送料的運料的,然後搞出的水泥也需要外送去,那也一樣要用人。
寒冬時節,這運輸是沒有水道不結冰時來的順快,但雪橇一樣能送貨啊。
反正水泥這東西是很多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的軍事物資。
而除了水泥之外,其他的方方面面,也多的是用到人力的時候,這可都是賺錢的地方。所以,不用怕田地不休整,也不用怕冬天裡貓冬,有政策的傾斜,這些壯勞力不會被閒置的。
趙文廷依舊對秦朗的很多政策不滿意,哪怕他清楚的知道秦朗仁政無雙,那麼多難民流民都被妥善安置,且從眼下他們自身的安置情況還能類推出這幾年裡被秦朗納入麾下的無數人丁的狀況,這不是仁政又是什麼?
普通百姓們什麼都不懂,很多人基本上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村子太遠,祖祖輩輩都在村裡種田過活。可趙文廷知道老百姓們不傻不笨,他們再沒見識也知道誰對自己好,誰對自己不好。
都不用說將來了,只說現在,只說眼下時候,他身邊的這些人就都已經發自內心的擁護起了秦朗。村裡頭集結的丁壯說起來連民勇都不是,但趙文廷卻總覺得這些人要真聽到號令了,恐怕十個人裡頭能有八個敢拎起刀槍跟著那位幹仗去!
這就是人心。
小民草民之心也是人心。
這些人的力量有多巨大,只看那綿延了一二十年的農民軍起義,不就可知道一二了嗎?
甚至就連大明朝的開國太祖,說句大不敬的話,當年不也是藉此之力乘風而起的嗎?
所以這些人爆發起了無比高漲的建設激情。
一個個都是不分白天黑夜的連軸轉,一道土坯牆又一道土坯牆,是一刻不停地建設著自己的新家園。
已是傍晚時分。十三里廟的廣場上匯聚起了所有的人,男人女人們個個都累得夠嗆,只有小孩子一個個精神充沛,洗刷完鬧著。
馬上就是晚飯時間了,一天的勞動結束了,男男女女雖然都累得夠嗆,可現在這個時候卻人人臉上都盪漾著笑容。
一邊說笑著,一邊看著不遠處食堂上空升起了鳥鳥的炊煙。食堂門前的餐牌上則用炭筆寫著:今日供應蘿蔔土豆燒雞肉、青菜豆腐湯、鹹魚、蒸土豆泥。
大規模的供給新鮮肉食那真的太難為秦朗了。
所以這隻能是偶爾改善伙食,十三里廟這裡每十天才能吃上一頓新鮮的肉食,而且不是豬肉,而是雞肉鴨肉之類的。
他們想要補充新鮮肉食,唯一的途徑就是在馬腸湖捕魚,但這談何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