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洪承疇的出謀劃策(第2/2頁)
章節報錯
數一數他最近時候的功績,似乎也就是秦朗對孔家下手的時候,他提議學習蒙元故計,另立衍聖公,也甭管曲阜在不在韃清的手上了。
當初金兵南下,曲阜孔氏至此一分為二,但到了金朝末年,孔氏北宗則又很從心的一分為二。
“北宗”傳到孔元措時蒙古騎兵興起,孔元措隨著金朝皇帝搬到開封,留自己的弟弟孔元用主持曲阜的事務。蒙古人依樣畫葫蘆將孔元用立為“衍聖公”,於是就出現了宋、金、元合計3個衍聖公共存的局面,簡直是可笑。
但多爾袞卻大肆誇獎了洪承疇一通,然後韃清朝堂上就迅速出現了一位孔家人。
那之後洪承疇就更加的沉寂了。
直到前不久!
所謂的以鄰為壑,就是驅趕難民流民,把之送入齊魯境內。
這當然在某種意義上增強了秦朗實力,可也同樣從某種意義上拖住了人家的拳腳不是?還能同時間把一些探子送入齊魯,可謂是一舉而多得。
洪承疇並沒有因此而得到百姓讚譽,沒人會以為他是心善,是為了百姓某條生路。誰不知道這傢伙在西北剿匪的時候,就是以辣手無情而著稱?
反倒是在百姓口中的口碑更壞了。但洪承疇也無所謂,就他現在的罪狀,真以為韃清敗亡後誰還會對他高抬貴手不成?
洪承疇、吳三桂可是早早就被新聞報點名的大漢奸啊,只要韃清敗了,他們就是鐵定要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主兒。
你說洪承疇還在乎自己的罵名又多了幾分嗎?
所以他這一招還真給韃清減小了不小的負擔和不穩定因素,同時給秦朗增添了不少麻煩。
大批的流民難民水湧一樣跑來了,偏偏還趕到搶種的糧食要收穫的時間,你說齊魯這邊能不受影響嗎?
臨清是齊魯接收難民流民的據點之一,這裡同樣也是韃清最好奇的地方之一。
趁著冷涼起來的北方,又一批人被巡邏隊夾持著,送到了難民營。
一個個蓬頭垢面灰頭土臉的難民流民在相關人員的引導下,排成了兩列長隊。麻木的面容上全都展露出了振奮的面容,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來到這兒之後就等於獲得了新生。
以男女劃分,十歲以下的孩子跟隨父母長輩,反正論調是早早告訴了他們的,分隊編組時肯定是以家庭為單位的。
秦朗的信譽擺在那的,從司吾山開始收攏難民到現在,那麼多年的金字招牌擺在那裡呢,誰還能信不過嗎?
經手的人也動作利索的很,登記、洗澡、剃頭、換衣服、隔離,這套流程他們幹過很多次了,已經爛熟於心。
早期秦朗那兒還沒有隔離這麼一說,但現在有了,執行的還比較嚴格,時間半個月。
說實話,周維此刻的心情稍稍有些失望。
他還以為自己能多長多少見識呢,結果就這?
但話也說回來了,怪不得自己出任務前上頭那麼的囑咐自己呢,萬萬不可急躁!
原來這地方真的焦躁不來啊。
你甭管是什麼身份,先就要乖乖的被捋一遍。
如果他真是那種白淨的小胖子,硬說自己的種地的,恐怕衣服一扒光,就什麼都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