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卸磨殺驢(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這個任鳳延在整個過程中也的的確確幫了閻應元不少的忙。
所以事後閻應元也算沒虧待他,直接給了任鳳延一個文政院高階班的名額。這樣任鳳延一出來就能上五品。
在秦朗設想的政治體系中,內閣為正一品從一品大員,而諸部主官就是正二品從二品官了。
畢竟重要性不同麼。
例如財政、外交和人力資源,不說完全沒有可比性,那也相差不少麼。
所以就有了正二品和從二品之分。
接著中央直屬各機關,像新聞、審計等等就不說了,說底下的各省主官,那一律都是從二品。
他們的副手這就是正三品,然後是省政府直屬各機關,這從三品的職銜就給落實了。
接下才是各州府,府一級的主官也是正四品和從四品,其隸屬各部門主官為正五品和從五品。州一級的是正從五品,下屬部門為正從六品。
某種意義上,如此分類的結構構架與朱明一朝的官場秩序大體是相同的。
區別就是各級機關下屬部門增多了很多,就跟縣一級官僚下頭還正式設立了鄉鎮一級,而後鄉鎮一級公署下屬各部門就是為正從九品。
完美的把九品十八級官秩給安排的妥妥當當。
而陪著眼下秦朗手底下只有一個齊魯的境況,任鳳延只要出了學習班那就是五品級別,這可真半點沒有虧待他。
正準備乖乖的去文政院報道的文思明,也不過是從四品起頭。但文思明在整個事件都始終堅定不移的站在秦朗這兒,其所起到的貢獻和帶頭作用,比任鳳延可強的多。
閻應元敢對老天爺發誓,自己除了第一開始有點晃點任鳳延外,其他的可真沒虧待他。
誰知道人家這就不願意了呢。
只能說得到的跟期望得到的之間差的有點巨大。
任鳳延在得知自己只是個州官級別的後就很不滿。
十四級待遇,而齊國公府治下最高的是二十二級待遇,也就是說只要掛上這二十二級的,就都是吃公家飯的人,而秀才入職也就是19/20級待遇。閻應元曾經給任鳳延解釋過,這最低的四等待遇對應的就是過去的文書小吏,之上的十八級待遇才是真正的官兒。
因為秦朗一沒自立,二沒有短期內跟老丈人扯破臉的打算,所以秦德、江哲這些人給蓋的名頭就只能另起爐灶了。
說到底,秦朗就一個齊國公府,便是開府建牙,也不可能明面上讓秦德壓過劉源去。但作為一個政治團體,他卻不可能明著把手下人分割成兩個不粘連的部分。
那明面上的官職稱謂是一回事,暗地裡大家的高低排名卻必須要明瞭清晰。
劉源、周亮工這兩個巡撫大員,實則不但在秦德位下,連江哲、溫建陽等都能俯瞰他。
所以任鳳延超級不滿意,這的是這十四級待遇算個啥?也就是正五品官麼,一個州官。
任鳳延覺得自己被那啥了,他心裡頭憋屈,他不服氣。
尤其是他在知道文思明都要壓過自己一頭之後,內心裡的憤怒就再也遏制不住了。
所以任鳳延今兒就悄悄的來到了城外,就是專門等著丁鳴吾呢。
是的,任鳳延知道大勢之下容不得自己不願意,只要想在秦朗這邊混飯吃就要忍下這口惡氣,但他要是不在秦朗這邊混飯吃了呢?
任鳳延就是這麼想的。文政院他不去了,他要南下。
雖然這時間超過了秦朗給出的期限,但人家官都不願意當了,還老老實實的向閻應元正面提出了訴求,然後痛快的交出了所有,閻應元沒理由不答應啊。
所以早在整編換裝之前,任鳳延的親友家小就紛紛趕著馬車去了張秋鎮,然後乘船南下。
現在任鳳延也要走了,但他不想就真的老老實實的離去,他咽不下胸口的惡氣,於是就有了眼前的這一幕。
任鳳延就是走,也要在走之前給閻應元添點亂子。
“鳴吾兄,不能進城啊!”任鳳延一把抓住丁鳴吾轡頭,“閻應元他要卸磨殺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