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人不仁,我秦朗不能不義。你傳信給閻應元,告訴他把話都給我挑明瞭。不願意跟著本國公幹的人,只管拉著隊伍走人。大道朝天,各走一邊。告訴那些個孫子,我秦朗做事兒歷來光明正大,說放他們走就放他們走,絕不會半道動武,食言而肥。”

“給他們十天的時間,自己利索的走人。過時不候!”

秦朗沒有說怎麼不侯,但想也知道真把秦朗惹怒了的後果的什麼。

十天時間足夠一些人做出選擇了。如果還憋著壞搗亂,那就是存心跟他秦朗過不去了。對於這樣的貨色,不殺了還留著過年嗎?

劉傑利索的應允了下。

秦朗放下手裡的茶碗,心中罵了一聲操蛋。

這金陵朝廷到底是怎麼想的?

就這種小打小鬧除了噁心人殺傷力只有5的爛招,他們層出不窮的搞出來幹嘛?

榆林軍頭領裡有的是往日士紳大戶出身的主兒,這些人腦子裡想的是啥誰也說不清楚,面對人生抉擇口的時候,自然也會做出各自不同的選擇。

橫豎有些人是投了金陵。

秦朗不想對那些人的選擇給予評判,時間是最公正的判官,日後一切都會再明白不過的。

秦朗搞不懂的是金陵那班人的想法。

就這樣的小手段有必要嗎?

自己那老丈人與其操著榆林軍的心,他還不如多關心關心兩廣之地的戰事,或者是看看贛西、淮西的戰事。最不濟也多看兩眼自己組織起來的南都京營啊。

幹什麼不比勾搭榆林軍強?

秦朗不知道怎麼去評價自己的老丈人,甚至他都已經有點懶得去關注崇禎了。

這位爺才跑到金陵的時候還有幾分要振作的拗性,尤其是對兩淮鹽政果斷下手,真可謂是一步絕佳的妙棋,徹底開啟了局面。

然後一心一意的經營金陵的新建京營,這也決不能說錯。

唯一可惜的就是清軍來的太快,沒有給崇禎足夠的時間,讓他更進一步的發展壯大手中的軍事力量。

如此長江之戰結束以後,崇禎帝大力恢復南都京營,還叫大舅哥朱慈烺出宮歷練,並且朝政上一直在打壓東林黨為首的江南士紳集團,平衡朝政。

講道理啊,秦朗那時候還真的很好奇自己這老丈人能最終走到哪一步呢。

因為就崇禎到金陵之後的一系列舉動,那除了軍事上繼續拉跨外,還真挑不出太大的毛病。

秦朗就睜大眼睛看著,看著老丈人接下來的動作呢。

然而誰知道,沒動靜了。

長江之戰到現在這都快一年了,崇禎這邊呢?啥動靜也沒有。

“他腦子裡到底想什麼呢?”

秦朗是百思不得其解。

你說你手中都握著實打實的兵權了,那接下來還不是想幹啥幹啥?先從中央反腐,或者是開京查大計,把一批跟江南士紳集團利益牽扯深重的人給搞下去,換上一批北來之人。這不也是一步好棋麼?

只要注意點分寸,別讓江南士林覺得是要對他們趕盡殺絕,那就是很好的一步棋麼。

亦或是改革稅制,不需要跟秦朗那樣改的天翻地覆,只要在幾個要害地方設卡,在商稅厘金上想想招兒,那再養幾萬精兵的錢不就有了嗎?

而且海禁制度既然已經廢除,那就直接開海關吶,彆扭扭捏捏的只在胡建月港搞事,多設立幾個經濟特區,然後收稅,這不又是一個來錢的招數嗎?

秦朗都等得花都要謝了,崇禎還是一動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