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哥是真給自己找了一個好下家(第2/3頁)
章節報錯
白太河與白太海有不同,往日在京城時候更多是主持家中庶務,所以現在當起府尹來雖然很出乎意料,也有手忙腳亂,但總歸不是一竅不通。
整個嶽州地界的豪紳大戶全都被李自成軍給碾壓了一遍又一遍了,很多往日裡名頭顯赫的家族都飛灰湮滅,再也尋不到絲毫痕跡了。
沒辦法,初來乍到的李自成軍不如此做,怎麼能籌集到足夠的糧草?
李自成手中即便還有不少的銀子,可在嶽州他也買不到足夠多的糧食啊。只能繼續吃大戶!
所以嶽州看似平靜的水面下,暗濤洶湧,這個府尹的位置可不好坐。
但此時的白太河卻一臉興奮的正在寫著什麼:“……此間民事尤艱。城中關乎齊魯戰事之傳言猖獗,士紳白首交口議論,為明憂者,為明喜者,上下盡然。
獨於我大順袖手嬉笑恍若看客也。面帶憂國之意者百中無一!”
李自成現如今已經拿下了長沙城,湘南明軍的那點力量根本就擋不住李自成的大軍,在清軍收回吳三桂不再牽制老李主力的情況下,何騰蛟部顯得很脆弱。
但是湘南西南部複雜的地理地勢,還有當地的苗彝等少民世襲土官,卻成為了李自成迅速席捲湘南的最大阻礙。
勢力大衰的老李跑到嶽州,想要儘快穩住陣腳,他唯一的辦法就是走之前的老路——吃大戶。
所以那些個少民土官能瞧他順眼才怪。
要知道這些土官世代為官,名義上是少民,實則早就漢化的不能再漢化了。他們與周遭的漢地士紳大戶早就連成一片,藉著他們的力量,藉著自己獨特的地位,不斷的收斂錢財。
李自成攻略州府看似與土官們無關,實則早就深深的損害到他們的利益了。
什麼?你說要土官們繼續跟老李合作,那能一樣嗎?
漢地計程車紳大戶官僚可以把土官手中的山貨特產賣出去換成銀子,換成土官需要的鹽鐵布匹糧秣等等,老李能幹啥?
再說了何騰蛟早在長沙之戰中就已經調集了不少土兵參戰,長沙一戰李自成得勝,死的不可能全是明軍,全是何騰蛟的部下,土兵一樣要完蛋的。雙方本就有著仇恨的。
所以現在李自成依舊被堵在湘南的南部幾州府,距離他殺入桂西,脫出牢籠的戰略目標還有一段不短的距離。
雖然短時間內李自成無須擔憂錢糧不足的問題,可歷經過此前的教訓,老李在湘南可再沒去宣揚過什麼‘闖王來了不納糧’的狗屁口號。現如今闖王也收糧食了。
嘖嘖,老李之淪喪,竟至於斯!
白太河現在嶽州就肩負著一個重大的責任,收糧稅。
作為一個曾經的大地主,白太河太清楚士紳地主的那套把戲了。
雖然眼下局面變了,但嶽州的魚鱗冊早就毀了。那些在李自成的刀口下逃過一劫的地主,亦或者主家已經玩兒完,一群被壓榨的傻乎乎的正因為找不到主家而暗生歡喜的佃戶,不是那知根知底的人,誰知道究竟有多少地啊。
這想要確切無誤的收糧稅,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兒。
現在都已經四月底快五月裡了,距離早稻的收割日期只剩下一個月多些。白太河現在有兩個法子把事兒做了,一個是大張旗鼓的去清丈田畝,另一個則很簡單,收攏一些當地的痞子人渣,讓他們去努力。
現在白太河就要把這兩個打算送去長沙,送到顧君恩跟前。
老李則還在衡陽呢,這些事兒,顧君恩完全可以做主。
放下筆的白太河臉上笑容依舊,他很清楚嶽州當地百姓士紳對李自成的感官,想到這些日子裡明察暗訪聽到的聲音,但凡涉及到時事的就必談起大明,而一談起大明就必談及齊魯戰事,內中有人歡喜不已的,有人憂心忡忡的,這可都是佔大明這邊的啊。
歡喜者是因為齊魯一戰之後,燕京受脅,清軍必會被牽制去打量的主力;擔憂者則是感慨秦朗實力的迅猛增長,擔心這位不是藩鎮的藩鎮日後會有反噬大明的那天。
反而對當前湘南南部的戰局無甚關心。
白天河他可是大順的忠臣,如此情形怎能讓他安心?
兼之這月餘後的夏收已經不遠了,白太河非要現一把不可的。
他仰望著漆黑的天空,彎月從雲彩中露出半張臉來,清冷的月光照射著他一身的輕快。
秦朗才是他的真主子。
現如今秦朗大軍行事一片大好,眼看著濟南戰局都要結束了,或許現在已經結束了。畢竟嶽州距離齊魯相距遙遠,等訊息傳到這兒時候,都已經是好多日之後了。
清軍在濟南只剩下一些殘兵敗將,而秦朗這邊的大軍卻士氣高昂,數量也不少,這濟南一戰必有勝無敗。
再接著的青州,那還能翻了天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