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立馬就得到了訊息回饋。

很高興。

因為他對蘇京是比較瞭解也比較關注的!

首先跟普通的那些明末官僚相比,蘇京的操守人望都不錯,為官清廉,也確確實實的辦了不少實事,這就是能力不弱。

被陳永福的兒子綁著獻給了李自成,這屬於變生肘腋,不可抗拒。

李自成看他官聲不錯, 並沒為難蘇京,但蘇京路徑經夷齊墓時,依舊選擇了以頭撞墓碑,意圖盡忠殉節。可結果他頭破折一齒,血流滿面,人卻沒死。氣的李自成當場拔劍要把他砍了。

蘇京他人是被關進囚籠裡,一路做著囚車上京城的。

之後麼, 老李進了紫禁城,做了皇帝位, 李闖軍上上下下盡志得意滿,就也不知不覺的放鬆了對蘇京的看管看守,讓蘇京找到了逃跑的機會。

逃回南方後蘇京被崇禎安排在淮揚當參政,手中的權柄可是不小的,看看值錢的何騰蛟就能知曉一二了。

但蘇京對秦朗的一系列舉動實際上都沒進行阻撓,是,他是把訊息送去了淮安送去了金陵,從這一點看蘇京是向著崇禎的。

可另一方面他也沒有親自跳出來給秦朗打擂臺啊。

這就已經夠了不是麼?

在邳州海州,蘇京上上下下應該看的都很透徹,但他既沒有向金陵上摺子,也沒有站在儒家士林的角度批判秦朗的官政制度,活像一個置身事外的旁觀者。

但蘇京如此的表現已經讓秦德把他視為可拉攏物件了。

或許就是第二個劉源呢,至少也當是第二個陳艾山啊。

“他為什麼反對?是覺得我以後還有用得著秀才舉人的地方,還是以為秀才舉人會給我軍的宏圖大業製造障礙?”

“應該是後者吧。畢竟北地各省的院試、鄉試皆已辦過, 更別說春闈(進士)了。各地新鮮出爐的秀才、舉人、進士多達近萬人。這些人單個看不值一提,可要是凝做一團了,那就不是一般強大了。更可以勾連地方,大大加強韃清於地方的統治力……”

劉源話裡的事兒都還沒有發生,但他說話的語氣卻不是一般的確鑿。

他也是讀書人出身,所以很瞭解讀書人這個群體。

天下人讀書考科舉,從本質來說就是為做官。

秦朗現在一下子斷了那些人的前程,韃清一朝新鮮出爐的秀才、舉人和進士,非跟秦朗‘不死不休’不可。

“此事於齊魯一地也就罷了,濟寧之戰後,清軍敗勢已顯。且訊息傳出後,即便士林士紳們大肆不滿,短短時間裡他們也沒辦法為清軍提供什麼實質性的幫助。”倒是可能會有一部分人跟著清軍跑路,往北直隸去。

“可是國公,這樣一來下次大軍再向外攻略時候可就沒這麼容易了。”劉源很認可蘇京的考慮,眼下齊魯事兒是平息了,但今後北直隸、中原、河東、關中等地的事兒呢?

等到大軍再向著這幾省進攻的時候,那可就能體會到艱難了。

千萬別小瞧了士林縉紳的影響,他們如果全方位的支援韃清,那韃子不管是錢糧還是政治穩定都能有極大的改善。

一個最直接最現實的表現,一旦韃清得到了士林縉紳的全面支援,他們立馬就能從河東、西北和北直隸抽調大量的人馬壓來。

哪怕這些人馬多是綠旗兵, 但綠旗兵也很能打的知道不——對比明軍。

這些綠旗兵不管是投到了齊魯戰場,淮西戰場,還是投到了贛西戰場,都能取得巨大效益。

要知道,秦朗的戰略計劃是吞吃了齊魯之後,就立馬的轉征戰為民需,要好好的整治整治齊魯各州府,叫老百姓安安穩穩的喘幾口氣,休養生息。

如果清軍手中猛地有了大量的生力軍來,他們即便不立馬向著齊魯發跡,而是去淮西去贛西,那明軍又能否抵擋的住呢?如果抵擋不住了,是不是就還要秦朗來收底呢?

那樣剛剛大戰之後的部隊就要動起來了。

然後再說今後,今後秦朗對北直隸對中原發起攻勢時,那些地帶地勢平坦,本就是騎兵的用武之地。各州府縣城又在主官的帶領下,會召集大量的民壯丁勇守城,大軍兵鋒面前固然不堪一擊。但是大軍兵鋒顧及不到的地方呢?

軍兵出擊,不可能全面橫掃每一城每一地,都只是盯著對方主力去打。

那些照顧不到的地方,州府縣的民團練勇縱然不堪戰,但若只是配合著清軍的優勢騎兵出擊,恐怕也能給秦朗軍造成不小的麻煩。

換算到眼下的齊魯之戰,如果韃清的各州縣地方官有了當地縉紳的大力支援,恐怕每一城每一地都能多出幾千人的丁壯民勇來,再配合著清軍的優勢騎兵,到時候光是兗州的西南部分,也就是榆林軍和徐州金聲桓部攻佔攻取的州縣,恐怕曹州等地非但能力敵兩路兵馬,還能分出人來去騷擾魯橋鎮去騷擾運河。

看著似於大局無補,然而積小成多,麻煩也很不小。

今後還真有可能不會再出現齊魯西部戰場,如眼下這般清軍主力一敗,各州府縣大小數十城池就都兵不血刃的不佔而下的情況了。

最後劉源再隱隱約約的表示,蘇京非但想到了其他數省,他還想到了江南想到了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