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東山再起阿濟格(第2/3頁)
章節報錯
廠長把手一擺,邊上的一個小年輕跟進把兩塊呢絨送上。
都不需要專業的人來評判,秦朗的目光就落在了右手上。
兩塊呢絨料子都一樣長寬,但右手的料子明顯比左手輕,觸感也更柔軟順滑,還有那外觀質量也比左手好。
甚至秦朗都有種感覺,右手的料子比左手的還更暖和。
“國公,你看這一號毛線織出的料子,這可比猩猩氈強多了。而且就算不用這種料子,只說您左手的料子,一個月廠子裡的產能合計六百匹左右。這就能值二萬兩以上啊。”
外來的寬幅呢絨之所以價格能買的堪比高檔絲綢,還有一個重大原因就是因為它們的長度長。幾乎都是一匹都可頂中原規格的兩匹。
以松江布為例,寬幅與呢絨且差不多,便是不夠,也只多差個大幾寸。可長度上就差得多了,一邊是規整的四丈,也就是13米左右;一邊卻是30碼起,至少都27米+,長的甚至能達到小40碼。
現在鬱洲山島上的麻紡廠,規格制度則還是遵循華夏的慣例,一匹四丈,標標準準。
這樣一來毛紡廠的人在估量價值的時候就只多按市面上西來羽緞的一半來計算,而且還要劃掉經營成本,或者說是把市價削減成批發價,那實際價格還要更低廉。
600匹呢絨就估價兩萬兩銀子,這已經很黑了。
“成本呢,也說一說。”
“成本方面會計室有詳盡的記在。我廠一共員工一千八百一十三人,分廠部、後勤、保衛和工作車間四塊大……”
廠長非常詳細的解說了一遍廠子裡的權力構架,秦朗聽了後雖然感覺後勤管的是不是太寬了?從原料運輸和儲備到產品儲備傳送,還有食堂的採買和福利的發放採購等等,全都歸於後勤部了,但也沒說什麼。
廠子執行著呢,只要執行著,那真有毛病了就能很快的察覺出來,到時候再調整不遲。
現在廠子才開工一個月多點,還處於一個磨合狀態。
毛紡廠從領導到最基層的裝卸工,一個月五千塊不到銀元的工資支出,再加上中午一頓飯和月底的福利,這差不多也就一千塊銀元,最後是運輸方面的支出,合計六千塊銀元上下,也就是四千兩銀子。
從產出到支出情況來,只說毛紡廠那可500%的利潤。
不過考慮到毛紡廠的所用羊毛線都是來自紗廠,而紗廠所用的羊毛這本身也是一大成本,這麼一想,500%的利潤還能保持100%就很不錯了。
當然這也是從月產600匹呢絨的工作效率來推算的。
隨著織工們的手藝日漸成熟,毛紡廠的工作效率肯定會不斷提高,哪怕女工們的工錢在日後也會有一定的提高,但這比起呢絨的產值增長來還是不值一提的。
一句話,只要這些呢絨能賣得出去,這買賣就絕對值得幹下去。
秦朗從毛紡廠出來後就去了東港區。
戰爭的序曲已經拉開了,現在只是牛刀小試,等到三月裡運河化凍之後,大量的兵馬就會沿著運河直接向北殺去,同時還會有部隊從登萊登陸,襲擾萊州灣沿線,猛攻青州。
坐鎮濟南的阿巴泰明顯聞到了大戰臨近的氣息,這陣子一封封奏摺雪花一樣送到了多爾袞處。
而二月裡的燕京城也真的在飛著漫天大雪。
一隊並不起眼的馬車停到小湯山溫泉行宮大門前,下一秒阿濟格從馬車上下來,被早就恭候著的太監引著向前。
閒了半年光景。阿濟格現如今養的是紅光滿面,一點也瞧不出當初的狼狽與不堪了。
溫泉行宮佔地極廣,然而多爾袞卻沒有佔據那座主殿,原因不言而喻。
崇禎十七年的冬天,他可是心安理得的霸佔著主殿的,現在不敢如此,不就是因為阿濟格的慘敗觸動太大了嗎?
他著手建立的漢八旗新軍雖然聲勢不小,可還沒有徹底的亮相沙場,鬼知道能頂幾分用?
反正阿濟格的那一敗給了多爾袞極大的負面效應,在下一場大勝來臨之前,他是不會如先前那般狂妄的。
但即便如此多爾袞落腳之地也佔地廣闊,十多個小院子按著南北中軸對稱排列,假山魚池,長廊畫棟,一個不少。雖然花木凋零,但枯枝錯落,白雪紛飛,也別有一番風景。
多爾袞這裡人來人往還是挺多的。
因為他要時刻掌控全域性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