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此前那兩撥寧死也與清軍鐵騎戰到最後一人的火槍兵身上,他就看到了這一點。

反敗為勝完全就是他的奢望。

秦朗軍人人拼死力戰,他手下不到四千人的騎兵,怕是啃不了幾隊人就已經傷亡慘重,士氣低落了。

眼前的這三四百秦朗軍不就是個明證麼?

三四百人猥集於一團,他部十倍於之的騎兵都無法把之一口吞吃了。

這個時候要是還奢想著能一舉反敗為勝,就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達克瓦是代善的第四子,也是多爾袞的鐵桿支持者。

他曾經和自己的二哥碩託,還有侄子阿達禮在皇太極死後,支援多爾袞登基上位,而被罷黜了宗室身份。當然,這懲罰一點都不沉重,因為他的二哥碩託和侄子阿達禮直接被貫以擾亂國政之罪名處死了,連阿達禮的弟弟勒克德渾都遭受了牽連,一樣被罷黜了宗室名分,且削去爵位,貶為豪格旗下的庶民。

達克瓦的下場已經極好了。

也就是崇禎十七年,多爾袞一力堅持的入關大計大獲成功,地位牢不可破了,這才把達克瓦和勒克德渾之流提溜了出來,紛紛冊封爵位,並給於重用。

所以這達克瓦並非是初上戰陣的菜鳥弱雞,早在皇太極時期,他就已經出入沙場多年,戰爭經驗很是豐富的。

當發現秦朗手下的火槍兵,遇到八旗鐵騎的突襲之後,並不是嚇的魂飛膽喪的掉頭就跑,而是拼死力戰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的算盤不可能實現了。

清軍馬隊迅速的分散開來,一支五百人左右的馬隊向著東方挺進,他們會環繞在東面來敵的周遭,呆滯後者的速度。

再有一支二三百騎的馬隊留在了眼前的秦朗軍陣前,用以看牢眼前之敵。

然後接近三千騎兵,就要潮水一樣向著南面的秦朗軍騎兵壓來。

兩次分兵並沒用多長的時間。

尤其是達克瓦根本就沒有停下隊伍整頓佇列。

所以雙方很快就彼此看清了對方的身影。

“什麼?”

達克瓦失聲驚叫,秦朗騎兵的身影已經在他不遠處出現了,他現在能清楚的看到對面列隊整齊的敵軍,那人與馬的節奏接近一致,彷彿是一堵牆推來。

達克瓦從來就沒有見過這樣奇特的騎兵戰術,哪怕是李自成名響天下的‘三堵牆’,那指的也更多是一種騎兵戰術——把手中騎兵分成三個梯隊,像海浪一樣一波接著一波的拍打向敵人,那可不是眼前這種真正的‘牆’啊。

這一刻達克瓦腦海裡清晰的回想起了秦朗火槍步兵的戰術戰法,怎麼看都是如出一轍。

“嗚嗚嗚……”

清軍佇列中迅速響起了號角聲音,這是整頓隊形佇列的號角。

達克瓦的動作並不慢,決斷更是果敢,但他們真的錯估了自己的對手。

他以為秦朗軍騎兵肯定知曉他部的數量,然後必然不敢上前來的,這騎兵交鋒,豈有四五百騎對戰三千騎的道理?

那就是精銳的八旗馬甲兵,四五百騎兵也擋不住六倍於己的騎兵啊。

所以達克瓦自以為接下的戰鬥乃是一場追逐戰,而不是硬碰硬的騎兵群對沖,他根本就沒有整頓對新佇列。

不管是八旗馬甲,還是蒙古輕騎,全都是散兵佇列。

現在猛地發現對面的敵人竟然半點都沒逃避,反而列隊整齊的直衝上來了,達克瓦在受驚之後迅速做出了指令。

現在還不算完,雙方距離還有一兩裡地,清軍方面現在整兵,那還來得及。

可惜達克瓦再一次錯估了局勢,他根本就沒想到秦朗軍騎兵的速度會那麼的快。

李軒騎著一匹黑色的高頭大馬,走在最前,看著對面正抓緊時間排列著陣仗的八旗馬隊,眼中一片冷靜。

李軒停起手中的騎槍,長長的騎槍槍頭掛著一面紅旗,“呼~”,帶著風聲被李軒平放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