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湖是運河的北五湖之一,與運河水壤相連,西接南旺湖,北望馬踏湖,為齊魯漕運之“水櫃”也。

瓦克達在這裡停下腳步整頓兵馬,那是相當的有見底的。

這地方距離濟寧城有小三十里的路,這個距離也幾乎是步兵追擊的極限了。秦朗軍缺乏騎兵,這是天下所有人都明白的事情。

步兵就是體力再強,追殺二三十里也筋疲力盡了。

這個時候他趁機發起反擊,肯定能賺到便宜。

甚至在瓦克達看來,都未嘗沒有反敗為勝的可能。

騎兵可是步兵的天敵!

“嗚……”

頭頂上傳來箭矢落下的呼嘯,陳威如是沒有聽見一樣,繼續大聲招呼著手下計程車兵做好準備。衝鋒而來的清軍鐵騎已經很近了。

作為奔跑在所有追擊部隊最前方的連隊,陳威才不會落荒而逃呢。

先不說這落荒而逃究竟能否逃出小命來,只說這之後的代價那就不是他能承受的。

部隊拼死抵抗後失利,作為指揮官的陳威即便要付上一定的責任,也絕對不至於被一杆大翻,沉淪到底。

甚至因為大軍處於追擊狀態,他只要組織士兵拼命抵抗,就算他們這個連損失慘重,甚至是全軍覆沒,陳威本身都可能無過而有功,至少他能混個烈士。

到時候他家屬的待遇不會被削減分毫,上頭給的銀子能讓他的妻兒舒舒服服的活著,甚至他兒子將來向幹什麼都有不少的便易。

這錢糧上不會差了,社會地位上也不會差了,子孫後人還能沾光,於此比陳威的一條小命又算得了什麼呢?

更何況他也是真心念秦朗好的啊,為秦朗賣命,他一點都不惜命。

所以在發現清軍大群騎兵忽的從前方衝出之後,陳威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吹響口哨,組織士兵排列出防禦方陣來。

雖然他們一路追趕的急,根本不可能攜帶火炮,也沒有火箭。士兵們身上除了火槍刺刀之外,就是幾枚手榴彈了。

怎麼看都不可能抵擋的住清軍騎兵的衝擊,但即便如此,陳威也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組成方陣,決一死戰。

而他手下計程車兵的情況也跟陳威沒什麼區別。

戰場上當了逃兵,死了都不能算烈士。家小妻兒拿不到撫卹金,更不會有一些列的錢糧待遇,只多有一個燒埋銀子,你光是聽名字就能感受得出二者的差別。

所以全都是窮苦人家出身的秦朗軍士兵,真的寧願死也不願意當逃兵的。

再一個就是,秦朗軍中很多都是流民難民出身,這些人一個個把秦朗視為再生父母,打起仗來絲毫的不惜命,才不會害怕膽怯逃跑呢。

根本組織不起齊射,陳威組織手下士兵迅速排成了一個圓陣,連空心陣都來不及佈置,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圓,外圍的火槍兵刺刀挺直,裡頭的火槍兵拼命的往外丟手榴彈和填裝彈藥。

陳威以身作則,手持上了刺刀的火槍,立在最外圍。

都來不及再做什麼佈置,呼嘯而來的清軍騎兵就已經衝到跟前了。

瞬時間陣地上人的慘叫聲和馬的哀鳴聲連成一片,同時還有手榴彈的爆炸聲。

清軍並沒有把眼前的小圓圈看在眼裡,不過沖在最前面的清軍騎兵卻很從心的撥轉馬頭,避開了那個他們並不看在眼中的小圓圈。

手榴彈的厲害沒人敢忽視的。

所以這就是箭矢與火槍的一場較量了。

混在隊伍裡的蒙古輕騎紛紛抽出弓箭對著小圓圈吊射而去,馬背上準頭很有限,但他們都是熟手,熟能生巧,也是能把箭矢送到大致的地方的。

陳威等人低頭忍受著箭矢,有人繼續投擲手榴彈,有人悶頭緊張的填裝著彈藥。

不過如此情況並沒持續多久,隨著清軍陣後傳出的號角聲,那些避著躲著小圓圈的清軍騎兵再也不躲不避了。

戰鬥一瞬間裡就進入了白熱化。

“殺,殺,殺——”

陳威昂首高呼,作為連隊的長官這個時候他必須起到帶頭模範作用,他不能有一絲的慌張錯亂,他必須比誰都勇敢無畏。

噠噠的戰馬不斷的湧入,如今的八旗可是天下強軍,哪怕是一水兒的冷兵器部隊,但軍紀上絕對嚴格的不能在嚴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