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掀翻巨城,如揭紙片(第2/3頁)
章節報錯
但清軍能這樣嗎?
清軍這裡倒是也有火槍火炮,還有手榴彈和火箭,以及升上天的煙花,照的一輛輛簡易盾車無從隱形。
但他們的那點火力又如何擋得住滾滾壓倒的一輛輛盾車呢?
幾門小炮倒是能打穿擋板,可前提條件是那炮彈能夠命中。
然後火槍弓箭根本屁用沒有。
火箭也是白瞎。
守在第一線的一個千總,一邊叫嚎著求援,另一邊就急忙讓人把手榴彈送到前線,嚴陣以待。
然而這種互投手榴彈的殘酷戰鬥,當初在三山磯,連秦朗軍都大呼受不了。
清軍又怎麼可能忍得住?
這就是一群綠旗啊。
內裡不是投降的明軍、農民軍、抗清義軍,就是被韃子招籠的齊魯丁壯。雖然跟之前的明軍比他們士氣旺盛,鬥志高昂,可跟真正的強軍放在一塊,那差距還是肉眼可見的。
“轟轟轟……”
清軍二道防線的人馬剛剛進入一線,就迎來了手榴彈大戰這種滅絕人性的比拼。
秦朗軍這邊的投彈兵,論臂力和力量是要勝過清軍不少。不排除後者群體中有個彆強悍人物,但論平均數值,綠旗兵比起投彈兵來絕對差一截。
但清軍方面不但有胸牆掩護,胸牆前頭還有一道柵欄呢,所以秦朗軍這邊必然要貼得更近些。但秦朗軍這邊也有盾車掩護啊。
這點上雙方大體是相同的。
你這邊強點,那邊就短點,雙方外在因素都給拉平了。
所以最後比拼的還是雙邊的戰鬥意志。
結果自然是秦朗軍更勝一籌。
兩邊手榴彈往來一刻鐘多點,清軍就堅持不住了。
秦朗軍越過障礙,直殺進了清軍防線內,很輕鬆的就接連打破了對方的糧道防線。
百多清軍的殘兵敗將狼狽的躲到了羊馬牆後面。
整個晚上,秦朗軍四下出擊,乾淨利索的就把新泰縣城外圍的兩道防線給突破了。
大量的清軍殘兵被壓到了護城河內裡的羊馬牆後,而後被秦朗軍的臼炮很是修理了一通。
等到天亮,清軍能夠確定秦朗軍兵鋒並未出鞘後,迅速開啟城門,把城外的殘兵敗將接入城,主將泰安副將富春阿清點人數,發現一夜之間,城外的兩營綠旗竟折損了足足一半。
富春阿對此結果並不意外,昨夜他可在城頭看的清清楚楚,秦朗軍的進攻策略儼然就是他們打滋陽時候的戰術翻板。
問題只在於,面對同樣的進攻戰術,滋陽城的守軍穩穩頂住了壓力,而新泰外圍的守軍沒能頂住這樣的壓力,這就是最大的不同。
富春阿並不是一無是處的蠢貨,他早在韃清入關之前就磨礪戰場數年,腦子裡還是有東西的。
一眼就看出雙方的差距在那裡。
戰鬥意志就不用多說了,只說守軍的火力配置,那就大有問題。
守軍的火力根本就阻擋不了敵軍的盾車,兩邊的攻守之勢都被拉到同一個水平線上了,那比拼的就只有勇氣了。
可他手下的這些綠旗都是些什麼貨色?人家秦朗軍主力又是什麼成色?
那是在江山城下敢用刺刀殺敗萬多八旗的強軍。
這敗仗自然就變的順理成章了。
失敗不可怕,只要總結經驗就好。擊敗綠旗的小命富春阿根本沒放在心上。他現在更擔憂的是——這個失敗的經驗他明明總結出來了,但想要改正可真心有點不可能啊。
就清軍的規模,想要把火炮配置提升到秦朗軍哪個檔次,那要等到猴年馬月啊?
乃至富春阿都覺得有些不可能實現,因為清廷根本沒那麼多的銀子。
造炮是非常耗費時間和金錢的一種行為,泥模鑄炮,十炮中可得一二已經是頂頂了不起的大師傅了,堪稱炮匠中的大師級人物。
所以就能知曉泥模鑄炮的成功率很低,偏偏泥模還只能用一次,那是個一次性的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