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大鉞現如今的幹勁非常足,真的是要對秦朗掏心掏肺了。

而且他還碰到了一個很有自知之明的上司。

紀弘陽是什麼人吶?一個童生而已。如果只說才華見識,他早就被手下的人超過多少回了。

可紀弘陽卻能死死的佔據著位置不動搖,這是因為啥?

可不單單是乖覺聽話。

在紀弘陽那個位置上,誰坐上後敢不乖覺聽話?感覺秦朗脾氣很好不成?

紀弘陽能一直牢牢把握著權利位置不動搖,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他能辦事。

之前做教育總監,紀弘陽知道自己才華有限, 就很放手放心的把事兒分給手下人做,而且一點也不貪功。

從各個學堂的管理,到老師們的每次考評,還有課本書籍的編纂,以至於新聞報的稽核等等,紀弘陽顯然是搞不定的。

但他都大大方方的把事兒和權利下放給了手下。就是因為紀弘陽清楚的記得一個事實, 秦朗想要換了他, 隨隨便便就能換了他。他之所以能在總監的位置上長久的坐下去,絕不是自己多麼的不可替代, 而只是秦朗想要他坐著。

紀弘陽以此為出發點,隨著自身權勢的一步步擴大,便就也摸清了一些竅門,或者說是悟到了一些教誨。

聽從上頭的意思,領悟上頭的指令,全力以赴的去辦事。

不要怕底下人做大,更不要怕底下人顯露出本事了,他自己反倒被襯托成了蠢材……

只要有秦朗的支援,他就能牢牢佔著位置,同樣也能牢牢把持住權利。

一切都在於秦朗的支援。

而紀弘陽既然有了如此之領悟,秦朗又為什麼要換掉他呢?

如是阮大鉞現如今的權柄就很大很大,在教育司他可一點都不是空擺設,大權在握呢。可又因為歷史原因,阮大鉞從沒有奢望過能取紀弘陽而代之,至少現在他沒有。

現如今的阮大鉞就是一個兢兢業業的勞模, 不但自己盡心盡力的給秦朗賣命, 還把他的很多關係都拉了進來。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個小山頭了。

秦朗此番席捲海州邳州兩地,各縣就也要光明正大的設立劇院和劇團了。

秦朗還是很重視宣傳的, 而且之前時間裡積累的經驗也表明,針對廣大老百姓,宣傳隊的效果遠遠比報紙和夜校要強。

宣傳隊不全是唱大戲的,但戲劇絕對是宣傳隊主要的表達方式,哪怕是那些遣詞造句比較粗糙的不入流戲曲,都能叫老百姓們記憶尤其的深刻。

所以秦朗治下,每個地方都有劇團和劇院的。

但是戲劇的宣傳方向也同時有了改變,已經從之前主要宣講的國恨家仇漢胡不兩立,轉變成針對性的政策方針宣講了。

阮大鉞統轄著這塊,看著下面的人送上來的本子,是頻頻搖頭。

什麼啊這,一點政治覺悟都沒有。

只是把清丈田畝改革稅制裡大而化之的一些東西塞進了傳統的才子佳人戲裡,主體上卻還是才子佳人在親親我我。

都別說送上去給秦朗過目了,阮大鉞先就看不下去了。

這樣的東西怎麼能當作政治宣傳手段?

或許老百姓看了也挺喜歡的,但卻沒有個鳥用。因為秦朗要的是《白毛女》,要的是用戲劇來宣傳政治理念,而不是男男女女的蝴蝶鴛鴦派。

秦朗在各地大辦劇團可不是為了豐富百姓群眾們的業餘生活, 而是要傳達自己的精神理念的。

兔子們曾經就非常好的做到了‘宣傳就是武器’。雖然到了秦朗那時候, 宣傳部門已經是戰五渣的代名詞,已經變得一塌糊塗了,秦朗本人對此也很不屑一顧,嗤之以鼻。

可現在他是真的對之推崇備至。

這就是屁股決定立場。

阮大鉞很快心中就有了決定,之前的決意是不容更改的——必須要編寫一些宣傳方針政策的新戲來才能體現劇團在宣傳中的的意義。

但這種事兒絕對不能是眼前的老套才子佳人,那些個寫手都必須要加強政治教育,必須要讓他們滿腦子的才子佳人成為過去式,要是連這個最起碼的精神都領會不了,那就也不是吃這碗飯的料兒了。

所以教育司內部也要先搞起一個學習班,加強政治學習。

嗯,這範疇也不限於那些個寫手,所有人都可以加強加強的。

畢竟他們可是教育部門,還下轄著宣傳部門,真要出了問題可就事兒大了。

所有的人都緊緊腦子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