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光是清軍騎兵對輜重部隊的襲擾,這本身就會大大影響到兩邊兵馬的行進。

所以,嚴州和金華這兩邊人馬的行動速度,真的落後了秦朗預計的一大截。

只是秦朗根本不怕這點意外。

穩坐龍游城內的他,看著外頭黑壓壓的大片清軍, 一點威脅都沒感覺得到。

清軍再人多勢眾又如何?

沒有大炮,阿濟格傻了才會強攻龍游。如果可以,阿濟格他肯定寧願前路上根本就沒龍游這座縣城。

龍游縣城在信安江與其支流靈溪的交匯處,兩條河流在縣城東北方向交匯,整好合著橫在中間的龍游縣城,形成了一個小小的三角形。

秦朗現在就依託著縣城搭兩水這個不大的三角地帶設防,清軍沒有了火炮,根本就對秦朗構不成威脅。

包括那一艘艘不大的小船小舟,這一刻是全都要跟清軍說拜拜了。

人數多達數萬的清軍士氣低落的向著西面挺進去。

他們根本就避著龍游縣城,沒放一槍,沒發一矢。

歷經了建德之戰的挫敗後,清軍上下計程車氣和鬥志大敗,尤其在知道大批秦朗軍已經在前路上等著他們的時候。

沒辦法。

戰事打到現在,清軍是真怕了秦朗軍了。

很多人都懷疑,秦朗軍的防線他們究竟能不能攻破。

在自身眼下損失了幾乎所有火炮的情況下,他們憑什麼能撕開秦朗軍堵在前頭的防線?

而一旦撕扯不開了,他們又怎麼才能殺去贛西,殺回家?

說真的,大批八旗氣勢洶洶的殺入江南,這才過去幾天時間啊?

可是他們從江寧到蕪湖,再從蕪湖到徽州,然後從徽州來到杭州,又從杭州來到現在的衢州……,局面已然天翻地覆大相徑庭也。

一連串的際遇太叫八旗們糟心了。

阿濟格之行徑,說的好是攻城掠地,說的不好就是倉皇逃竄。

江寧鎮一戰的結果傳到軍中的時候,清軍中還頗有一些為尼堪、孔有德報仇之呼聲。可是攻徽州不克,攻杭州不克,著實大大消耗了清軍的銳氣。

然後就是建德之戰了。

清軍下了多少功夫,想了多少辦法,也沒能奈何得了建德的秦朗軍。

這就像是當頭一棒,把很多很多的清軍都給敲醒過來了。

而人一旦清醒的認識到了前方的艱難(衢州的秦朗軍),那就自然而然的會產生出氣餒和頹廢之情。

清軍現在就是如此。

不過八旗兵良好的組織性讓他們依舊保持著完整秩序,清軍現在大體分做了三部分。

阿濟格帶領的主力已經越過龍游逼近衢州城了,阿哈尼堪和尚可喜,領著一部分人還在龍游境內。然後就是拜音圖和準塔帶領的殿後騎兵部隊。

數萬人兵力整個要把衢州府的東半邊給鋪滿,但是沒用。

阿濟格很快就搞清楚了秦朗的算盤,看著山頭上立著的一座座營壘,臉色要多難看有多難堪。

即便不用去打,他都能想象得到,清軍要想透過這些要卡,要付出怎樣慘重的代價。

衢州城下清軍大營中一片愁雲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