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有人在阿濟格耳旁說起了捨車保帥的提議,一瞬間裡阿濟格想了很多很多。但最後他還是不敢冒此之大不韙。

丟掉綠旗,這阿濟格眼睛都可以不眨。可丟掉八旗病號,還是數量上兩千的八旗病號,他是真的不敢啊。

要知道這兩千多病號中大部分都是滿八旗、蒙古八旗和外藩蒙古,漢軍旗只佔了很少一部分。

這要是丟棄了,那可是韃清立國以來開天闢地的頭一遭。

他即便是帶著主力回返了京城, 還不知道要遭受什麼樣的懲處呢。

最重要的是,阿濟格很有可能因此而一舉丟掉軍心。

阿濟格雖然與多爾袞多鐸同氣連枝,多爾袞肯定會在大事上偏袒他,即使他損失慘重而還,或許也只是被削爵,或是被抹掉帽子,但過一段時間就給恢復, 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然軍心的問題呢?這可不是多爾袞的偏袒就能抵消的。

甚至多爾袞都要顧忌軍心,而慎重考慮對阿濟格的高抬貴手。

“臨戰撤退, 定是軍無戰心,秦軍重兵尚在前路,一番絞殺之下,我等恐怕是凶多吉少。”

阿濟格斷然道。他是絕不會丟下兩千多八旗病號一走了之的。

不過想著眼前之人到底是自己的兒子,而且是長子去後他唯一成年的兒子,阿濟格又低聲道:“全軍撤走,當面之敵肯定會追上來。軍中士氣亦會因為丟棄同袍而大餒。衢州府的秦朗找已經重兵靜候,屆時定不會讓我軍輕鬆透過。一場廝殺,我軍不損失慘重,那是不可能突出重圍的。既然如此,阿瑪我又何必棄了軍心呢?”

“很快拜音圖就會領兵趕來,到時候真事有不濟,那就用軍中富裕的馬匹,託乘兵員,棄輜重火炮而走,亦為時不晚。”

說到底阿濟格對突破建德還是存著一定的期望的。

博勒赫不再說話, 哪怕他心中依舊有些不服。

明明這個時候把所有的累贅丟掉是最合適最正確的選擇麼。

一群奴才而已,有什麼值得考慮的?戰後給足他們陣亡撫卹不就夠了麼?

還不滿十七歲的博勒赫從出生來就高高在上, 尤其是近兩年,隨著多爾袞的得勢,阿濟格也水漲船高。

地位上阿濟格這個做老大的,雖然沒有小弟多鐸與老二多爾袞的關係更親近,但三人打斷骨頭連著筋,多鐸是多爾袞集團的二號人物,他阿濟格就是第三號人物。

而且還能時不時的不買多爾袞的面子。

之前在遷都燕京的問題上,阿濟格就持反對意見,絕對遷都燕京,一舉把八旗所有的本錢都壓上來,太冒險了。

一度跟多爾袞鬧得很不愉快。但事後不也屁事沒有麼?

博勒赫這個英親王府實際上的大阿哥,不管之前在盛京時候,還是隨後在燕京的日子,那都是風風光光。

他從小到大高高在上的被人捧著,風風光光的從沒有接觸過底層,也沒有領過兵打過仗,沒有篳路藍縷、砥礪前行,沒有見識過韃清國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經歷。

他從出生後接受的教育就是——奴才就是奴才,就是任由主子打罵懲罰的玩意兒。

在他的心中, 那是真把底層旗人看成數字工具人看的。

所以,一群奴才的想法根本就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那就是一群不需要有思想的數字,博勒赫滿腦子裡想的都是如何對‘自己’有利的。

他提議退走又沒什麼私心。

戰場上,戰鬥進行的很激烈。

炮彈、火箭來回穿梭,密密麻麻。

兩刻鐘後,雙邊的火炮發射速度都開始大為減慢,然後徐勇趁機組織軍兵,手持盾牌,向秦朗軍營壘發起了一波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