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全面動員令(第1/3頁)
章節報錯
今年的夏收,鬱洲山島,包括整個海州整個邳州地區,都是一派大豐收。
大把的糧食送進了倉庫,這就是安定人心的定海神針。
丁武今兒早早起床,沒有去校場訓練,而是準備去田裡勞動, 打算趁有空把自家地裡的水渠修一修。
這地理的水渠本是上頭組織大家一起開挖的,私田麼,跟公家的地不一樣,上頭也就第一年的時候還召集大夥兒統一勞動。之後就各顧各的了。
不過島上的民眾還是有點B數的,照抄作業還是會的。轉過頭來就找上了管事兒的管事,自家主動的結合了起來,形成了一個個小組。
田地水渠平日就由各家維護,但總體上歸屬大家,還有水車之類的器具, 甚至在農忙時候還會相互進行幫襯。那一切都是有記分的,若是平日做得太差勁,扣分多了,那就要在來年掏出更多的銀子。
畢竟水渠修補,水車的維修保養,乃至農忙時的相互幫襯,那都是用錢用力的。
你沒出更多的力氣,那就掏出更多的錢來。
丁武到院子裡面洗了把臉,吃了兩個饃饃,夾了個煎的金黃的雞蛋,就著鹹菜,再來一碗米湯,這生活條件簡直是美美的。
家中的小妹也已經起來了,只有讀書的老三不在,丁家的老三丁文年初參加管理處的選拔考試,本來覺得沒啥大希望的他竟然走狗屎運的給考上了, 雖然只是最基層的文員,還被調去了日照,可也正是剛進的新人才要表現的更加勤勞麼。
人直接一去半年時間了,都才回家了一趟。
不過說起這個三弟,那依舊是丁武的驕傲。
整個鬱洲山島也只透過了不到一百人,就有他家老三一個,訊息傳來的時候,丁家好不風光。
小區裡的管事都親自登門道喜,丁武就覺得他們老丁家的風光在那一天被他家老三給一下子掙到了。
新文員的待遇一般,包吃包住,每月才一兩銀子的月錢,要三個月後才能轉正。他家老三隻用了兩個月就轉正了,月前翻倍,那訊息傳到島上的時候,丁武高興的直接拿出了十兩銀子請左右近鄰吃飯,現在整個小區裡,已經不止是他們這個居民點了,誰人不知道他們丁家出了個有出息的人?
好多殷實人家託人來說親,而且把他丁老二的行情都抬高了一截。
如果他們爹孃還活著,肯定會高興的很。
可惜他們爹孃和他們大哥早就死了,別說現在的高興,就是島上這吃飽穿暖睡安穩的好日子,都沒能享受過。
丁武狠狠咬著手中的饃饃,裡面混了高粱和紅薯等粗糧,這不是丁家吃不起純白麵的饃饃弄,而是丁家兄妹發自內心的絕對純白麵饃太奢侈了。
想他們兩年前還雜麵窩頭都吃不飽的,現在好日子雖然過上了,可要讓他們放開肚子大吃大喝,丁家兄妹還真做不出來。
甚至這都是島上數十萬民眾共同的選擇。
別看鬱洲山島上糧食充足,但民間通行的依舊是雜糧面。
丁武身前還放著一碗米湯,這是真正的米湯,不是米粥,跟稀飯一樣,就是用來喝湯的。
雖然鬱洲山島上的氣候環境遠不如黃河以南的區域更適合種稻子,但島上種水稻的情況還是很普通的,稻米的價錢也不貴,幾乎家家戶戶都存的有貨。
鹹菜也是花樣繁多,從白菜蘿蔔到傳統的大頭菜,包括海里的海帶絲,什麼都有。
也正是因為食物上的充足,營養上的充足,丁武這種正當年的漢子早上也只是兩個饃饃都飽了。
要知道在剛上島的時候,別說他了,就是丁家小妹一頓都能輕輕鬆鬆吃下兩饃饃。
是這一年多的補益,是他們肚子裡的油水的增多,才叫人主食飯量大減的。
丁武體格強壯,艱難的生活養成了他他堅韌的性情,到島上之後十分肯幹,如果他不是始終堅持自己的理想,不願意在治安處做事,他早就吃上公家飯了。
丁武的畢生願望就是當兵。
他大哥丁斌就是當兵死的,還有他爹孃和嫂子侄子也都死在韃子的手裡,丁武發狠了想要為自己親人報仇。
哪怕因為弟妹的連累,讓他無法從一開始就去參軍,但在平常的操練演練中,那也是極其刻苦的。
一邊要上工,一邊還要照料私田,真正的是擠出時間來參訓的。
這樣的日子他已經持續了一年多了,了丁武他也並不覺得幸苦,只要想想他的爹孃和大哥,想想他嫂子和侄子,再多的累,再多的苦,他也受得住。
丁家小妹才十三歲,是要上學堂讀書的。
丁武很樂意讓弟妹去讀書,他年齡大了,腦子也沒弟弟妹妹的靈活,但他知道這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