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登州水城不下,李率泰、和托領兵退返福山,剛剛停下腳,膠州就傳來了秦朗領兵殺到的訊息。

二人是立刻決定速速增援膠州。

同時他們也清楚,秦朗援軍一到,自家縱橫膠東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可這個時候清軍的繳獲依舊眾多。

登州水城下的敗仗並沒有損害到清軍的繳獲半分,大批的糧草物資和金銀財貨,還有上萬的青壯勞力,這可不是說走就能走的。

所以商議之後,李率泰和和託先帶著三千人馬前行,陳錦與柏天毓領兵小兩千人攜帶繳獲丁壯和傷員,押後緩行。

陳錦是清軍隊伍裡的又一號人物,光說官職,那是要尤勝李率泰與和託的。人家可是韃清的登萊巡撫,此番隨軍是前來登萊兩地安撫士紳黎民的。

所以說陳錦的官職很高,可在軍中卻沒甚份量。

而至於李率泰和和託的進援膠州,在資訊不發達的時代,這種自投羅網的‘蠢事’那是很平常很正常的。

明軍才是經常幹這種蠢事的大行家呢。

活像是玩自殺一樣,乖乖的把人頭送到了清軍的刀下……

……

李率泰和託且都不知道膠州的變局,留在後頭的陳錦、柏天毓、楊遇明等就更不知道了。

幾人都一門心思的組織丁壯載運糧草財貨呢。

就韃清眼下的財政狀況,福山這麼多的錢糧財貨,那可沒人捨得一把火燒了。

所以走的慢就走得慢吧。

橫豎前面有高個頂著。

陳錦等自信清軍能穩穩的守住膠州城,雖然也怕隊伍行至膠州時候會不會為秦朗軍截擊,但現在畢竟還沒有走到膠州的麼。

膠州戰場的局勢還沒有進一步明朗,他們才用不著杞人憂天呢。

先把隊伍緩緩的拉到萊西才是第一。

“轟!”

登州城一直來都閉的死死的城門轟然開啟,一兩千鄉勇民壯在總兵黃廕恩的帶領下,向福山,向正在緩慢撤軍的清軍大踏步逼近。

“報中丞,登州明軍出城了。”

李率泰和託走後,作為登萊巡撫的陳錦便是再手中無兵,那也不可能被柏天毓、楊遇明這些個人給蓋過,要知道那柏天毓才是個參將,而楊遇明、辛海勇更只是個遊擊,其中楊遇明還是韃清的萊州遊擊。

你小小一個萊州遊擊難道還要壓過登萊巡撫不成?

陳錦暫時成為這支隊伍的統帥,聽到斥候的稟報,當下一驚, 連忙問道:“明兵有多少人?”

他當年也是明軍將領, 只不過這些年當貫了文官, 剛剛接手一攤子事兒就立馬遇到了這種稀罕闢見的事兒,當然要緊張緊張了。

“回中丞,約有兩千左右, 為首的是明登州總鎮黃廕恩。”

“黃廕恩?兩千人?哈哈哈。”陳錦大笑起來:“真是異想天開。區區兩千烏合之眾就敢來捋我軍鬍鬚,太不知死活了。二位將軍誰願意出戰, 與本撫把姓黃的人頭取來?”

雖然清軍的人馬還不到兩千人呢, 而且裡頭也沒有韃子了, 甚至辛海勇更先帶走了四五百人,押送著大批錢糧做先頭, 可陳錦依舊瞧不起黃廕恩部。

他們在膠東可有一陣子了。如何不知道登州城明軍的成色?

那真正有點能耐的正規軍都去了濰縣了。

剩下的只有曾化龍的撫標和各州縣敗逃府城的殘兵敗將,一群正在的烏合之眾。

柏天毓和楊遇明也跟著笑起來,是啊, 明軍確實太狂妄了, 黃廕恩怕是在海邊待的時間長了, 腦子裡都灌滿海水了, 區區兩千烏合之眾就敢出城,這不是給大家送功勞嗎?

柏天毓眼熱的很, 他在登州水城剛捱了一棍棒,現在正是要立功的時候,馬上接道:“中丞, 末將願往。”

柏天毓手下還有八九百人,之前是上千人的, 但不是在登州水城那兒折損了一些麼。

人數是沒有明軍多,但這八九百人可全都是青壯, 而且裝備也比較好,陳錦對柏天毓還是很放心的, 不過想到楊遇明他一時沒有答應。

對比柏天毓,楊遇明可跟他的關係更加親近啊。

他們一個是登萊巡撫,一個是萊州遊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