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迷惑人心的胡言亂語(第2/3頁)
章節報錯
然後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也飛快的趕到。
三人都細細看了長平的來信,一個個都覺得不可思議,又感覺自己眼界陡然開闊了來。
“父皇,這天下果真有那麼大嗎?”
朱慈炤才十二歲,生母田貴妃已經沒了,母家又不靠譜,周皇后雖然沒有拿捏他的意思,但朱慈炤顯然是崇禎眼下三個兒子中最活的小心翼翼的那個。
他也一直沒什麼大的野望,只想著平平安安的熬到成親出宮,去地方上當個藩王。
誰知道竟就遭遇了那場大劫難,險些大明朝都要翻船。
這場際遇雖然沒有改變朱慈炤本本分分的心思,跟朱慈烺去爭奪太子位,他差的太多太多了。但也叫他深切感受到了什麼叫“身不由己”的痛苦。
那麼他今後要怎麼去掌控住自己的命運呢?
對比在中原當藩王當豬,顯然秦朗這種去海外開疆擴土,稱藩建國,另成基業的做法,更合他心思胃口。
朱慈烺和朱慈炯沒有說話,但兄弟倆也眼神炯炯的望著崇禎。
“天下的確遠非中原一地,昔日利瑪竇向你們曾祖爺爺神宗皇帝敬獻的萬國圖上,南洋、天竺和美洲等地就歷歷在目。”
“可惜那副《坤輿萬國全圖》被落在了紫禁城,不然今天就能讓你們見識見識。”
崇禎帝話音落後,朱慈烺點頭接著說:“父皇說的極是。兒臣讀元史,蒙古的三次西征,遠飆萬里,馬蹄踏遍數十國山河。而我大明太宗永樂皇帝時,使鄭和下西洋,浩蕩船隊亦震動四方,萬國來朝,讓我大明威儀遠播四海……”
“只是太祖皇帝仁義為先,滔滔大國風範,使萬國敬服。而非西洋蠻夷之國,行燒殺掠奪之策……”
朱慈烺一邊給大明貼著金,一邊鄙視著西班牙,但如果他眼睛裡沒有閃爍著那滿是金燦燦的渴望眼神,他這話就更有說服力了。
這段日子,金錢的力量已經讓朱慈烺體會的再淋淋盡致不過了。
有了銀子就能拉起一支戰鬥力不弱的軍隊——南都禁軍;
而有了充足的銀子就能拉起一支戰鬥力超強的軍隊——鬱洲山島上的兵馬。
從普通明軍到南都京營再到鬱洲山島的秦朗軍,金錢的力量在戰鬥力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應。
所以只要一想到每年都有點千萬兩真金白銀,朱慈烺要是還能不收震動,他都成神成仙了。
就是崇禎帝又何嘗不羨慕的眼睛發紅呢?
看那大呂宋得的好處。
佔據了那麼大的地盤,每年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銀收著,還能把國內的窮人罪犯通通扔到美洲,這簡直就是一完美的迴圈。
如果大明也有這樣的海外之地,在西北起亂的時候,就通通把那些亂民窮鬼都扔去海外,整個大明境內都沒有窮人了,那百姓自然就不會再造反。
他又豈能被李自成張獻忠等弄得焦頭爛額?
而且朝廷國庫充裕,他就有大把的銀子來編練新軍,每年都上千萬兩的真金白銀,他就是用錢去砸建虜,一個人頭真真就給出五十兩的賞銀,一千萬兩真金白銀也足足買下二十萬顆韃子頭顱。整個建虜又有多少人頭頂得住這樣收割啊?
崇禎帝羨慕的骨子裡都發酸,然後他心底裡竟然隱隱的對自己的老祖宗起了怨恨。
你說你當年那麼大的優勢怎麼就不把南洋真正的給打下來呢?
把朝鮮把日本也都打下來呢?
這樣能幫後世子孫造多大的福氣啊?
歐洲那幫子蠻夷,兩三條小船都敢往大洋深處裡去尋找新大陸,怎麼偏你就不能呢?
是沒看到海里的利益嗎?
沒看到你還怎麼去組織鄭和一次次的下西洋?沒利益你又憑什麼組織數十萬大軍五徵蒙古?
崇禎覺得自己那不省心的女婿說的很對,鄭和下西洋肯定是賺大錢了,海洋上賺的銀子,再配合著明初時候國家的錢糧稅收,才是成祖皇帝一邊用兵一邊又大工程不斷,還能成就永樂盛世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