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傢伙都聽著。好好地打,就算戰死了,咱們也是漢子。父母妻兒,齊國公定給咱們養著;兄弟姐妹,齊國公為咱們安排著。
千萬別一時湖塗,貪生怕死做了逃兵,死在自己人手裡。
想象那些逃兵的下場,還有他們家人的下場,那死的叫毫無價值。大傢伙都給我斬斷了那個念想,都提起精神來,跟韃子好好的幹一仗!就是死,也不枉來世上走一遭!”
《這個明星很想退休》
環形內,一身披簡易棉甲手持大刀的漢子沉聲對身邊一群人說著。
他跟張大釗一樣,也是之前從關寧軍裡退下的漢子。或者說眼前的這些披著簡易棉甲,握著冷兵器的人,都是如此的一類人。
他們或許對大明沒什忠誠,但一個個卻都與韃清有著解不開的血海深仇。
現在如是能在沙場上跟韃子拼個你死我活,還是幫助秦朗軍這種多次大敗清軍,現如今更是在於清軍戰略性決戰的隊伍,這對於張大釗他們來說真的是死而無憾的。
秦朗這次與韃清的大決戰,戰略意義有多麼的巨大,那可是連張大釗這些‘平頭百姓’一個個都心知肚明的。這種大事大戰,那就是拼個粉身碎骨,也都是值得的。
一旦齊國公贏下了這場大對決,韃清不說立馬土崩瓦解,也可以說大勢去也。
這一方勢力就跟打仗一樣,一鼓作氣再而竭,三而衰。
清軍一次又一次的敗在秦朗的手上,士氣大減不說,更重要的是韃清賴之鎮服四方的滿洲精銳損失巨大,這才是真正傷筋動骨的。
在天下還沒有被鎮服的情況下,韃清沒有了滿八旗精銳,那就等於沒有了自己的根基。縱使韃清依舊能存在下去,韃清也不再是此前的韃清了。
沒有了強霸基礎,就做不成強霸之事。
歷史上的韃清中前期,滿八旗一家獨大,不但死死的壓著漢官,便是同屬八旗的蒙八旗和漢八旗也不能與之爭鋒。
可現在滿洲精銳要是一下子折損慘重,其空白出來的權利就必然會被漢八旗蒙八旗和漢官們所奪取,而後者既然已經拿到了權柄權利了,他們日後還會再歸還回去嗎?
縱使韃清躲過了這一劫,秦朗打了這一仗後就立馬嗝屁,韃子依舊還會鎮服八方,一統天下,那韃清與歷史上的韃清也會大大的不一樣的。
而且秦朗又怎麼會立馬去死呢?
張大釗他們也想不到這一點啊,他們的腦殼還沒突破天際,這些人只是知道眼下之戰的重要,也清楚清軍戰略態勢上的不利,這就夠了,夠他們去豁出一切的為之拼命了。
大批的清軍被調回京城來,韃子的戰略戰術佈局完全被打亂打破,那德州、大名府等地的清軍還能得好嗎?
一旦秦朗的主力部隊發起反撲,打敗了清軍滯後的人馬,然後再一步步的向北推進,完全隔斷了京畿與南方糧道的暢通,韃清就算能保住京城,他們又能在京城待幾天呢?
而沒有了北直隸,中原也會不穩,那湖廣的清軍就還能站穩腳跟嗎?
尤其是秦朗這邊,打贏了齊魯之戰,又打贏了北直隸之戰,那接下來他還有可能會輸嗎?
張大釗他們這些人全都只是跟韃清有血海深仇,而對大明朝沒什麼忠心的,只要能‘看’到韃清有朝一日被滅,對他們來說就足夠了。
帶隊的指揮官也在大聲的叫喊著,聲音響亮,但再嘹亮也響不過清軍的馬蹄聲。
清軍的馬蹄越來越近,聲音越來越響亮,再大聲吆喝已經傳不出去了。整個天地間就只剩下馬蹄賓士的聲音。
指揮官是一個三四十歲的老兵,鷹一樣犀利的眼睛審視著圓圈裡所有的人。
哪一個要敢這個時候掉鏈子了,他非抬手就是一槍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