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滅掉常海親領的八旗兵,然後再吃掉稍後的綠旗兵,秦朗是又打了一個大勝仗。

然而一切的先手優勢到此也告一段落了。

或者是說,這場京畿之戰到此就渡過了第一階段,而進入了下一章程。

不是說回援的清軍再沒有小股人馬了,而是有了阿濟格帶領的小兩萬八旗馬兵,秦朗自己都也不敢再玩長(伏)途(擊)奔(戰)襲了。

騎兵短時間內的移動速度可是很快的,打埋伏容易,但行蹤一暴漏,再想安安穩穩的撤回去,可就不容易了。

因為他必須要在通州保持一定的軍事存在感的,必須持續的對京城給以軍事上的威脅……

不過這樣也好。

河間的阿濟格軍很快就會殺到京城城下,哪個時候就好好的來碰一碰吧,只要阿濟格他敢!

一應全是騎兵,沒有大炮,也沒有多少火箭,一群冷兵器騎兵憑什麼能叫他退避?

而這場戰鬥一旦真的打響,並且秦朗大軍依舊戰而勝之,那對韃清的震動可就真的巨大了。

德州、大名等地的步軍大隊人馬,再不想回援京城,也沒辦法了。

而到那個時候,才是齊魯的秦朗主力部隊發起勐烈進攻的時候呢。

清軍匆忙抽調大量兵馬回援京師,可秦朗軍主力部隊卻始終動也不動,就好似一群縮頭烏龜。

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人家之所以不動,完全就是因為時候未到。

阿濟格人還未到京畿呢,快馬加急已經把訊息送到了京城。多爾袞等人瞬間把心都放回到了肚子裡了。

當然,城外的槍炮響聲依舊叫很多人惶恐不安。

燕京城頭當然也有火炮,甚至幾面城牆加在一起,火炮數量還不少呢。

可惜在第一天時候大炮的炮手就被狙擊部隊給盯上了,之後又一次次的被火箭彈給湮沒……

所以火炮很快就在城頭上銷聲匿跡了。

然後秦朗這兒隨軍的臼炮和飛雷炮,再加上一顆顆火箭,真的把京城給壓得喘不過氣來了。

別說那些平民百姓和婦道人家們擔驚受怕,就是多爾袞在親眼見到了一次飛雷炮炸塌城門樓的場景後,心臟也都跟被一支大手給緊緊攥住了一樣。

也是因為此,多爾袞堅定了自己虛外實內的防禦方針,城頭上佈置的兵力始終很有限。

城內更是無數人都動員了起來,做足了打巷戰的樣子。

秦朗當然不會真的去打燕京城,但只是他擺出這麼一副架子,只要城外的人馬保持著時刻攻破燕京城牆的威勢,韃子的人心就安定不下來。

也就是一連幾天,多爾袞等人看著城外秦朗軍是乾打雷不下雨,這才算肯定了對手心思。

但京城內的底層旗人不知道啊,京城內的小老百姓不知道啊,甚至很多官員們也不知道……,於是京城內部就依舊人心惶惶。

城頭上天天響起的爆炸聲,真的叫很多人害怕呢。

所以多爾袞看到阿濟格送到的訊息後,他的第一反應實際上並不是讓阿濟格帶兵硬碰秦朗的,而是讓他第一時間領兵趕至京城。

多爾袞在避戰,他下意識的覺得阿濟格要打仗的話太過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