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陡然傳出了狍哨的聲音,聲音傳入耳中,分得撥什庫瞬間警覺起來。

眾所周知,在韃清未徹底發跡前,東北之地的女真一族是三足並立的,分建州、海西和野人三大部。

這“三大部”並不是說女真人分為了三個王國,而是朱明根據其分佈地域所劃分出的小集團,明朝根據它們的地域,以及這些部族與朝廷之間的關係,將東北這些大大小小的部族分為不同的集團,其中建州最近,海西次之,野人最遠。

再細細的去分析,大概建州女真就處在遼省北部和吉省這個範圍;海西女真則在黑省,野人女真則大體就在晚清《璦琿條約》割走的那些地方吧。

要是按照後世五十六個民族來算,那些野人女真就是赫哲、鄂溫克、鄂倫春等等。

古勒山之戰,以葉赫為首的海西九部聯軍慘敗於建州女真,大致喪失了抵禦建州女真的能力,不久海西各部被建州徹底兼併,成為後金——韃清集團的一部分,後世著名的慈禧,便來源於海西女真的葉赫部。

但野人女真實在離得太遠,哪怕到了韃清鼎盛之時,清政府也沒能徹底的掌控之。

至於現在,那些個野女真更多是清軍補充兵力的途徑之一,從老奴時期到皇太極時候,二十年裡清軍頻頻北上討伐野女真各部,抓捕丁壯填充八旗。

那自然的就也把一些野人女真的習俗帶入了八旗,狍哨就是其中之一。意思是發現秦朗軍的哨騎了。

“秦賊佈置雖已經探明,但想要更確切的情報,非要抓幾個活口來問不可。”分得撥什庫眼睛裡冒著火花,這哨騎可不是一般的小兵,他們這些人作為大軍眼線,那知道的東西是多著呢。

無論是行進速度,還是新軍途徑、埋伏位置,一些個哨騎,怕比某些軍官知道的都多。

當然,秦朗軍的哨騎不是白給的。分得撥什庫縱然還沒有與之交過手,可也知道厲害。秦朗軍數次大敗清軍,人都那麼厲害了,軍中的斥候探馬能是扶不上牆的爛泥嗎?

對面被發現的探騎有五個人。

這是一個標準的偵查小分隊,為首的趙成棟,光著個腦袋,凝目看著遠方若隱若現的幾個人影,冷笑一聲,把頭盔扣上,翻身上馬。

其他四人也都敏捷地跳上馬背。

那清軍斥候的裝備好,他們則是更好。

每個人都是鎖子甲+皮甲,防禦力絕對不弱於泡釘棉甲+鎖子甲,然後隨身的遠有弓箭,近處有雙管手銃,再加上馬刀在腰,那是長短備齊。

“這些個狗韃子真不怕死,三五個人就敢來撩撥俺們。”趙成棟現在心氣極高。別看對手是韃子的精銳探馬,他也不在乎的很。

反倒是很奇怪這些人怎麼跑到自己背後去了。

這不應該啊。

“走!”

一聲招呼人,一隊人就風一樣向著目標奔去。只要把人生擒活捉了,那一切不都明瞭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