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2/2頁)
章節報錯
雖然這會讓他在文人中惡名更甚,可他根本不在乎,蝨子多了不怕咬。
但身邊的人給他出了一個更好的主意,所以龔鼎孳就活下來了。
“你回去了告訴多爾袞,想安安穩穩的撤出京城,就別捨不得出血本。”
“大幾十萬的八旗卷屬可是他們的根基,一旦有失,韃清可就完啦。”
沒有特意去強調韃清不準破壞京城,但多爾袞只要腦子不瘸,他就不會在這種事兒上去刺激秦朗。
龔家的僕人哪裡還敢有半點的耽擱?顫巍巍的走出通州後,拍馬就瘋了一樣朝著京城奔去。
很快訊息傳到了多爾袞這裡,整個睿親王府陰沉的氣息瞬間消散了大半。
雖然秦朗沒有把話說死,但顯然這位駙馬爺露出了停戰的口風,而這也就意味著韃清能夠把京城內所有的‘自己人’安然撤去河東的念想,一下子從渺茫的希望變成了差不多肉眼可見的事實。
這對睿親王府內聚集著的所有韃清高層言,都是一個個大大喜訊。
“一千匹不成就兩千匹,兩千匹不成就三千匹。戰馬是很珍貴,可再多的戰馬也換不了我韃清的根基,換不來八旗健兒的軍心。”
多爾袞自然不會任由秦朗宰割,但他口中的話也奠定了這場‘停戰協議’的基礎。
韃清絕對是一百個誠意的。
不過秦朗現如今停戰的念想何嘗又沒有誠意呢?
他永遠不會跟韃清真正的議和,甚至即使戰爭打到現在,他也尤有餘力。津門的那三萬主力部隊至少還能再來一場真正的大戰、鏖戰、苦戰。
之前的大名和德州之戰根本就沒讓他們盡興。
但是齊魯防禦不足的缺陷也的的確確存在著,現在根本不是齊魯地方官府努努力就能彌補的了的。
秦朗顯然也不希望齊魯有失,從而打亂了自己的計劃程序。在他之前的計劃中,沒人料得到多鐸集團會那麼迅速的就放棄了湖廣,更沒人會想到多爾袞對多鐸的定位是那般。
此前即便是想到了多鐸,也只多以為多鐸會重點進攻運河的某個節點,切斷運河運輸,甚至可能向南攻打海州。
這些秦朗軍顯然都不怕。
而現在……,秦朗也好,他的手下也罷,都怕了。
所以這個短暫的停火協議很容易達成,因為這是建立在雙方共同所需的基礎上的。
所有的區分都不過是對細節的錙銖必較的角逐。
雙方都希望用最少的付出而拿到最多的獲取,這自然就是一場針尖對麥芒樣兒的口舌之爭了。
被多爾袞派過來的使者是寧完我。
一個老早時候就投降了老奴的老牌漢奸,甚至韃清在關外時候的官制官職都是由其一手操置完成的,不少漢奸都是被寧完我一手引薦給了皇太極的。
但是寧完我品行不端,喜酒縱博,行事多有弊端。最終在天聰十年(1636年)二月的時候被削世職,盡奪所賜。
多爾袞入關之後才重新起用了寧完我,先授學士,次年授內弘文院大學士,充明史總裁。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於韃清方面甚有分量,可秦朗要是殺了扣了,多爾袞也不心疼的主。